什么是励志教育?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总之,励志教育是以信念教育为导向、以教育激励为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广义教育。励志教育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的道德教育,励志教育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意志战胜挫折的赏识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励志教育励志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必须 更新家庭教育的观念,家长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努力:
1、家长首先要正确理解励志教育
(1)励志教育不等于吃苦教育。
(2)励志教育不等于挫折教育。
2、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励志的首要前提是自知。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 和行为,青少年有了自知之明后,就是设立最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
3.将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相结合
励志教育之“励”,主要意思是勉励、激励,是激发和唤醒。因此我们的主要教育手段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赏识教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说明能在教学中进行以“激励和鼓舞”的赏识教育是必要的。
当代青少年面临各种压力,家长也要注重对孩子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挫折教育,引导青少年化压力为动力。
首先,教育孩子确立合理的期望目标。
其次,运用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如补偿法、精神宣泄法,善于自我调节。
再次,培养“压单”能力。“压单”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泛指物体受压时的反弹,在心理学上,则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 创伤、威胁及重大压力下的良好适应。
4.重视榜样的力量
家长要帮助孩子寻找生活学习中榜样,榜样的力量往往是超乎想象的。它既是感性的刺激,又是理性的教育。家长事事必须以身作则,望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把正直、有责任心、言行一致、守时惜时的形象 留在孩子心目中,当好孩子的“启蒙教师”。只有既重视言传,又注意身教,把二者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励志教育才能取得 良好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