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拾铁

作者: 陌小墨 | 来源:发表于2022-05-08 20:57 被阅读0次

依然清晰的记得那是读小学五年级的一个暑假,和同村的两个伙伴去废工厂捡铁。家乡的这片土地盛产钼矿,兴于祖辈,到了我们这一辈,钼矿石几乎都采光了,很多工厂都停工、废弃了。很多年轻、中年的人因此也去了城里打工生活。

村西头老马家门前种了一棵杨树,将近三十年树龄,枝繁叶茂,主干笔直粗大,据说是村书记的父亲在他出生那年种下的。几乎每天都会有人来树荫下乘凉聊天,美瑶经常和她爷爷来这块看打扑克。就是在这听王二婆说的,她儿媳妇,昨天去捡铁卖了三十多块钱,废铁涨价了,一块钱一斤。美瑶突发奇想,吃过晚饭后找到我和二虎,我们坐在石墩上商议着捡些废铁赚点零花钱。

二虎说,“咱们明天得准备一些工具,到时候会用到。”我说,“还有水,四处走、捡一会肯定会口渴。”,美瑶说,“对,对,到时候咱们明天比赛,看谁卖的零花钱多。”最后大家一拍即合各自回了家。

低洼的土坑里积满了昨夜的雨水,两只蜻蜓前后飞过轻点而去,榆树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缩影着这个雨后世界的清新,太阳高挂,天空蓝蓝。

我和二虎早早来到了山脚下,二虎和我都带了个布袋和一个小锄头,过一会儿,远远地看到美瑶从大道拐角处走来,身后背着一个浅黄色褪了皮的竹篓。左手攥着一个布袋,右手拿着一个耙锄,头上戴着一个脏的有些黑了的粉蝴蝶结。看到我们向她招手后,便跑了过来。

山脚有条细窄、弯曲的小路,下边是人家的农家小院,上边是陡峭的山坡。昨晚下了雨,山路有些泥泞,好在路上长满了青草。我们有说有笑的向前走着,山间很安静,走着走着,在一个杂草堆里突然飞出了一只野山鸡,“嘎,嘎,嘎”的叫了几声,落在了远处的一棵松树上。美瑶“啊”了一声,我俩倒是没有被野鸡的叫声吓到,反被美瑶这一声吓的不轻,美瑶看了看我俩,捂着嘴嘿嘿一笑。

走过山路,穿过白色的沙坝,就到了废工厂。大部分厂房已经坍塌,玻璃破碎一地,墙上的红砖已经被人凿了下来,厂房后身便是开采出来的废矿堆,我们三个开始低头捡铁,我在矿石堆上捡到了很多钉木桩的大铁钉,二虎也在厂房里捡到铁丝和上了锈的铁锁,美瑶在石墩旁的地上捡到了几块铁块,用耙锄挖了挖,发现地里面还有很多,不过都比较小。

朝去暮归,捡了小半天后,各自的袋子也鼓了起来。到了废品回收站,上秤一称,我捡十八斤铁,美瑶捡了十斤铁,二虎捡了十四斤铁。最后我提议捡铁的钱平分。

出了废品站,大家又累又饿,手上攥着自己挣的钱,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

清晨的小草·网图

相关文章

  • 散文|拾铁

    依然清晰的记得那是读小学五年级的一个暑假,和同村的两个伙伴去废工厂捡铁。家乡的这片土地盛产钼矿,兴于祖辈,到了我们...

  • 散文精读.铁凝

    这本书还是寒假期间买的(还是我姨给推荐的,她的学生都在读,她觉得特别好),我一直没有去认真读,这几天在延时...

  •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 1.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

  • 重拾记忆(散文)

    离开前宋家屯已经两天了,但眼前却总是浮现出那情那景那人那事。 1975年的7月19日是我们这群刚走出校...

  • 【散文·拾光】故人

    所谓故人其实是我的邻居,大概还有一些远到我丝毫找不到痕迹的亲戚关系,所以我叫她一声姑姑。 然而小时候,我们似乎并没...

  • 散文|高铁上(二)

    02/缠绵 列车停靠信阳站,果然不出所料,两位新上车的旅客一前一后占据了我对面的座位。一位是背着背肩包,手里拎着个...

  • 读张振金的《中国当代散文史》

    读张振金的《中国当代散文史》 范国强 女作家铁凝有句耳熟能详的话:散文河里没规矩。这“没规矩”自然是指的散文这种文...

  • 假期读书:《朝花夕拾》人物评点之藤野先生(王子淳   欧睿杰)

    张老师语: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里的一篇回忆性散文。纪实性和抒情性是回忆性散文的本质特点。回忆性散文...

  • 《朝花夕拾》1

    《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一共有十篇文章...

  • 让文字有温度–读铁凝《长街短梦》2017.03.25

    浮躁的年代,我们需要的也许不是鸡汤,而是于俗世中养成欣赏和思考的习惯。 曾经我以为,读散文无趣。自从读了铁凝的散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拾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vof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