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故人其实是我的邻居,大概还有一些远到我丝毫找不到痕迹的亲戚关系,所以我叫她一声姑姑。
然而小时候,我们似乎并没有因为是邻居,或者是亲戚而有所来往,后来我想大概是因为性格的缘故吧。
直到我上了初中,父母为了学业这件大事,将我送去了这位姑姑的班级,是的她刚好就带初一,而我就这么算是走后门的成为了她的“直系”学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15903/390a674925ab6b4a.png)
然而我并没有因为这一点而喜欢她,甚至可以说是我对她的印象从“无感”演变成了“不喜”。这大概因为她总是会在背地里向母亲打我的小报告,或者在和母亲闲聊的时候,有意或者无意的说一句:你家这孩子啊,和人家XX比真是差了不少啊。
这或许是无意识的行为,又或许是有意识的刺激教育,然而这方式总归是让我所不喜,而最最让我不喜欢的是,她在说话的时候总是先挑一下眼角,然后略带了几分鄙夷,偏生还要刻意的彷如自己没有丝毫鄙夷的意思。
这在当时的我看来,实在是矛盾到让人反感的做派了。
再后来,我似乎与她吵了一架,具体的原因已经不能记忆了,似乎是因为她向母亲汇报我交了“不好的朋友”;又或许是因为她撤了我在班级里的职务;还有可能是日积月累的情绪爆发,总之……我到底是与她吵了一架,然后闹着降级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15903/fbb695705bd1981a.png)
而今想来,那段记忆真心已经开始模糊,唯一记得的就是她那微挑的眼角,可以隐藏的鄙夷和有意无意的嘲讽……
然而,这几年回家总会遇见,她似乎与母亲的关系很是不错,很有些远亲不如近邻的味道,所以我难免要在遇到的时候,微微笑着招呼“姑姑来了”
然而她依旧是那略带一分鄙夷,然而又刻意遮掩着情绪,先是在门边换鞋微微低头,然后抬眼对着父母粲然一笑,随后才不咸不淡的回我一句“依霏什么时候回来的呢?”
于是接着就是不咸不淡的客套,也是我万分不喜的场景。
明明已经过去那么多年,明明过往种种可以笑着谈论,但是那笑总是不经眼底,那眼神里略带的鄙夷经年也挥之不去,所以没几句我便觉得乏味,借口有工作要处理,把自己关在卧室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23715903/b1c91f573f94effe.png)
直到听到外间她要离开,这才又走出来,依旧是彼此都乏味的客套“姑姑要走了吗?怎么不多坐一坐?”
然后看着她低头换鞋,掩盖眼底的情绪,彷如没听到我这句话,与父母寒暄着“大哥,大嫂有时间去溜达啊”
然后我想,当初自己那争吵和抗议,大概就是源于她这丝毫不将我放在眼底的态度吧,所以才闹着换班级,甚至是降级也要避开她。
然而,时间毕竟过去那么久,我已经说不清是自己的敏感,还是她的不屑了,总之,我不喜欢这样的老师,更不喜欢这样的姑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