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1793/ff11500449e22e28.jpg)
见经:本经叙述佛陀回答婆蹉种出家之间。佛陀说不执着于有见、无见等之见。
(九六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婆蹉种出家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云何瞿曇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常,此是真实,餘则虚妄。』耶?」
佛告婆蹉种出家:「我不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常,是则真实,餘则虚妄。』」
「云何瞿曇作如是见、如是说:『世间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边无边、非边非无边,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
佛告婆蹉种出家:「我不作如是见、如是说,乃至非有非无后死。」
尔时,婆蹉种出家白佛言:「瞿曇!於此见,见何等过患,而於此诸见,一切不说?」
佛告婆蹉种出家:「若作是见,世间常,此则真实,餘则虚妄者,此是倒见、此是观察见、此是动摇见、此是垢污见、此是结见①,是苦、是碍ⓑ、是恼、是热,见结所繫,愚痴无闻凡夫於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生。婆蹉种出家,若作是见,世间ⓒ无常、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边无边、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此是倒见,乃至忧、悲、恼、苦生。」
婆蹉种出家白佛:「瞿曇!何所见?」
佛告婆蹉种出家:「如来所见已毕②。婆蹉种出家,然如来见,谓见此苦圣諦、此苦集圣諦、此苦灭圣諦、此苦灭道跡圣諦;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於一切见、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见、我慢繫著使,断灭、寂静、清凉、真实,如是等解脱。比丘,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③。」
婆蹉白佛:「瞿曇!何故说言生者不然?」
佛告婆蹉:「我今问汝,随意答我。婆蹉!犹如有人於汝前然火,汝见火然[*]不?即於汝前火灭,汝见火灭不?」
婆蹉白佛:「如是,瞿曇!」
佛告婆蹉:「若有人问汝:『向者火然,今在何处?為东方去耶?西方、南方、北方去耶?』如是问者,汝云何说ⓓ?」
婆蹉白佛:「瞿曇!若有来作如是问者,我当作如是答:『若有於我前然火,薪草因缘故然,若不增薪,火则永灭,不復更起,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去者,是则不然。』」
佛告婆蹉:「我亦如是说,色已断已知,受、想、行、识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无復生分④,於未来世永不復起。若至东方,南、西、北方,是则不然,甚深广大,无量无数永灭。」
婆蹉白佛:「我当说譬。」
佛告婆蹉:「為知是时。」
婆蹉白佛:「瞿曇!譬如近城邑聚落,有好净地,生坚固林,有一大坚固树,其生已ⓔ来经数千岁,日夜既久,枝叶零落,皮肤枯朽,唯干独立。如是,瞿曇!如来法、律离诸枝条柯ⓕ叶,唯空干坚固独立。」
尔时,婆蹉出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去。
[校勘]
ⓐ 「面」,大正藏原為「而」,今依据圣本、高丽藏二本改作「面」。[*]
ⓑ 「碍」,大正藏原為「阂」,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碍」。
ⓒ 「间」,元、明二本作「间常」。
ⓓ 「说」,圣本作「记说」。
ⓔ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 「柯」,大正藏原為「𭩵」,今依据高丽藏改作「柯」。
ⓖ 「从」,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据高丽藏改作「从」。
[註解]
① 此是倒见、此是观察见、此是动摇见、此是垢污见、此是结见:
② 如来所见已毕:佛陀所见是究竟的。
③ 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
④ 生分:生命的部分;残存的生命。
译文
九六二、见经:本经叙述佛陀回答婆蹉种出家之间。佛陀说不执着于有见、无见等之见。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婆蹉种的出家人,来诣佛所,和世尊面相问讯,问讯后,退坐在一边。他白佛说:「瞿昙!为甚么瞿昙您,曾作如是之见,如是
之说:『世间为常,此是真实,余则为虚妄』呢?」
佛陀告诉婆蹉种的出家人说:「我并不作如是之见、如是之说:『世间为1.常,这就是真实,其余的都为虚妄。』」
又问:「为甚么瞿昙曾作如是之见,如是之说:『世间为2.无常,为3.常无常,为4.非常非无常,为5.有边,为6.无边,为7.边无边、8.非边非无边。9.命即是身,10.命异身异。11.如来有后死、12.无后死、13.有无后死、14.非有非无后死』呢?」(以上为十四种不予记说之事,也就是十四无记)。
佛陀告诉婆蹉种的出家人说:「我并不作如是之见,如是之说,……乃至非有非无后死。」那时,婆蹉种的出家人白佛说:「瞿昙!对于此见解,到底会见到甚么过患?而对于此诸见,一切都不说呢?」
佛陀告诉婆蹉种的出家人说:「如果作此见:『世间为常,此就是真实,其余的都是虚妄』的话,这就是颠倒之见,此为观察见(见想),此为动摇见,此是垢污见,此是结见,是苦、是阂(障碍)、是恼、是热,是见结所系的。愚痴无闻的凡夫,在于未来世,会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之生(以上为由于世间为常之说,为边见、邪见之诸相。也就是颠倒、见想、动摇、垢污、结缚、苦恼、障碍、热烦、所系、后有)
婆搓种出家!如果作如是之见:『世间为无常,为常无常、非常非无常、有边、无边、边无边、非有边非无边,此命即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的话,这也是颠倒之见,…乃至忧悲恼苦之生。」(如上述之后节)
婆蹉种的出家人白佛说:「瞿昙!您所见的为如何呢?」
佛陀告诉婆蹉种的出家人说:「如来所见的已为毕竟。婆蹉种的出
家人!然而如来之见,乃谓:『见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来作如是而知,如是而见后,对于一切之见,一切之受,一切之生,一切之我、我所见,我慢、系着,都使其断灭、寂静、清凉、真实。像如是等解脱的比丘,则说其生者为不然,说其不生,亦是不然。』」(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
婆蹉白佛说:「瞿昙!为甚么缘故,说言:『生者不然』呢?」
佛陀告诉婆蹉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意回答我。婆蹉!犹如有人,在你的面前燃火一样。你看见火之燃烧吗?而即在于你的面前火已消灭,你在那个时候,看见火灭与否呢?」婆蹉白佛说:「如是,瞿昙!」(是的,看得很清楚的)。
佛陀告诉婆蹉说:「如果有人问你:『向者火燃,今在何处?(刚才之火燃,现在到那里去了呢?)到底是到东方去了呢?或者是到西方、南方、北方去了呢?』作此问的话,你会怎么回答他呢?」
婆蹉白佛说:「瞿昙!如果有人来作如此之问的话,我就会作如是之回答而说:『如果在我面前有燃烧之火的话,那就是由于薪草的因缘之故,会燃烧。假若不再加薪草的话,火就会永灭。说会到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去,那是不对的。」
佛陀告诉婆蹉说:「我也是作如是之说。对于色已断灭的,都已知,受想行识已断灭的也已知。已断其根本,如截断多罗树之头那样,已没有再生的成分。对于未来世,永不再生起。所以说,若至东方,或南西北方,都是不对的。乃为甚深广大,无量无数,永远断灭的。」
婆蹉白佛说:「我应该以譬喻来说了。」
佛陀告诉婆蹉说:「为知是时」。(正是时候)
婆蹉于是以譬喻,而白佛说:「瞿昙!喻如近城邑的聚落,有好净之地,生坚固之林,其中有一株大的坚固树,自从生茁出来后,已经过数千年,日夜既经这么久,枝叶就会零落,皮肤就会枯朽,唯树干独立耳。像如是的,瞿昙!如来之法与律,乃离开诸枝条柯叶,唯空干坚固独立!」
那时,婆蹉种的出家人,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从座起而去。
可参考杂阿含经957
[对应经典]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第196经。
南传《中部尼柯耶》〈普行者品3〉第72经婆蹉衢多火(喻)经。
中部72经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