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个职业成长是需要师父的启迪的。张文质老师把它归纳成三句话:身边有师父,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
“教师是一个手艺人”,手艺人就需要有师父,不能靠着书本学习,你师傅的精神气质,你师傅的言谈举止,你师傅本身的手艺……徒弟要经常问师父:你最近在思考什么问题?你最近在读什么书?对我们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师父可以耳提面命,师父可以随机指点,可以对症下药,对徒弟往往有立竿见影的帮助。这叫身边有师父。
这样的师父,我们的学校平时会有青蓝工程,会给刚入职的年轻老师找一个师父。但不管怎样的师父,最终还是需要做徒弟的自己积极主动向师父学习了,不是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嘛!如果学校没有安排,我们自己也可以去向优秀的前辈学习,自己寻找师父。我一直都非常地庆幸,在我的教育教学之路中,曾经遇到了一群非常优秀的师父们,在他们的提点下,在悄悄模仿他们的过程中,我觉得我还是略有进步的。身边的师父,是我成长的宝库。
远方的导师呢?可以是具体的一个人,也可以是某一本书。导师不单单是教你技术,更多的是精神的引领,包括某些智慧的启迪。甚至很多时候,导师其实是需要你自己去发现的,你不会很容易就找到一个导师,他一定要跟你的精神特别契合。
在读一本书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阅读太有难度了,但哪怕你只是读到一个好的片段,甚至读到一个好句子,也许就可以照亮你的一生。所有的阅读与他的相遇,都是有契机的,可能跟精神气质有关系,跟你的某种阅读趣味、心智的倾向,以及人生规划都有关系。如果你去一个远的地方比较久,你一定要带一本“老书”,就是那种读了又读、读了又读的书。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时,看到的不完全是他肉体的形象,还包含着他的精神面貌。张老师举的例子,让我想到了我当年大学毕业求职时碰到的一位老师给我们的开玩笑说的话。他当时在的学校是一所12年制的学校,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去求职时遇到了他,他开玩笑的跟我们说你们为什么要来应聘初中老师呢?当小学老师多好呀,你看我们这个学校,满脸洋溢青春灿烂的,那都是小学老师;眉头紧锁,一脸严肃,那就是初中老师;一脸菜色看着就显老的,那一定就是高中老师……十几年过去了,这个老师对三个阶段的调侃一直都快还记在我的心上,责任越大,心理压力越大,在整体形象上可能就更加成熟稳重了。我绝对对任何阶段的老师没有任何看法,我觉得每一位老师都非常得辛苦,都值得尊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