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232083/b5380efc3c5b20e9.jpg)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小雪
最近一段时间,不停的组织客户答谢酒会,不停的拜访签单,不停的参加各种论证会,不停的联系写作各类项目申请,不停的奔走在路上。在这个奔走的过程中赚取利润,获得价值,寻求心灵的满足。
妻子高兴,因为她喜欢看到我拼命赚钱的状态,她喜欢自己的老公和她一样执著于赚钱的路上;朋友们羡慕我,因为他们认为我赚了很多钱;而我把自己定位成斜缸青年,满足于这种忙碌和做事的成就感之中。
小的时间有几个奇怪而又相互冲突的梦想,当然现在也只能称作梦想了。一是做官,做大官,做像毛主席一样开天辟地的英雄;二是当作家,写千古名著,赢万人敬仰,风光儒雅,清高孤傲;三是当老师,每天穿梭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背课、上课,将一本教科书写得密密麻麻,用宽厚慈爱的目光盯着学生,用粉笔书写人生;四是拥有温柔漂亮的妻子、可爱活泼的儿子、乘巧伶俐的女儿,妻贤子孝,四代同堂,子孙绕膝,其乐融融。
而今介于不惑和知天命之间的尴尬年龄,人生无大灾大祸的情况下大概也过去了大半,梦想最终演变成了缩小版。虽入了仕途,却也只是一小吏,连七品芝麻官都没做到;虽曾写作成文,却只能组字疗伤,连煮字疗饥都做不到;偶尔做做培训、当当老师,却面对的是一群成年人,看到的是一群穿着蓝灰制服的企业员工,而我虽也被称作老师,但我知道自己仅是一个赚钱的商人而已。我骄傲的向同事炫耀儿子给我买的公文包,他们说我一提到儿子,满眼放光,儿子对父亲能这样的细心和关爱也是人生最大的安慰。
我常常陷入困惑,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一句话,将人生概括。人们常说,什么年龄段做什么年龄段的事,人生不能重来,也不好打乱顺序。如果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前世的人生经历和知识刻录在DNA当中记忆并遗传下来,每一个人都会成为非常伟大的人,但社会却会因此变得混乱不堪。人类虽然发明了记录的工具,创造了图画和文字,用各种方式去刻录一些发现和经验,却最终无法通过遗传的方式直接留到后代的记忆中,上帝让每一个孩童都是一张白纸,让他们重新来过,体验人生的过程,一代一代既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知识,又要创造新的经验和知识。
少年多梦想,中年常困惑。四十不惑,难道我们真的不惑了吗?相反,我们却越来越迷惑了。因为年少时,你可以尽情做梦,一切皆有可能;但如我一般的年龄却是人生基本成型,给你留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保险宣传片中常有一句话叫做:“谁知道明天和风险哪个会先来到”,即使平平安安,你还有几个十年,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尽情挥洒,尽力的去创造财富和实现梦想?而人生的终极目的难道是为了权势、地位、名誉和金钱吗?
人们又常将健康的身体比喻为“1”,将人生的一切荣光都比喻为“0”,没有了生命的载体存在,世间的所有和一切对一个生物个体来说都是虚无和空气,都是毫无意义的。写到这里,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有一天,我去世了》,在这里我想把它原文摘录借用到此处:
“有一天,我去世了,恨我的人,翩翩起舞,爱我的人,眼泪如露。 第二天,我的尸体头朝西埋在地下深处,恨我的人,看着我的坟墓,一脸笑意,爱我的人,不敢回头看那么一眼。
一年后,我的尸骨已经腐烂,我的坟堆雨打风吹, 恨我的人,偶尔在茶余饭后提到我时,仍然一脸恼怒,爱我的人,夜深人静时,无声的眼泪向谁哭诉。
十年后,我没有了尸体,只剩一些残骨。恨我的人,只隐约记得我的名字,已经忘了我的面目,爱我至深的人啊,想起我时,有短暂的沉默,生活把一切都渐渐模糊。
几十年后,我的坟堆雨打风吹去,唯有一片荒芜,恨我的人,把我遗忘,爱我至深的人,也跟着进入了坟墓。
对这个世界来说,我彻底变成了虚无。我奋斗一生,带不走一草一木。我一生执着,带不走一分虚荣爱慕。今生,无论贵贱贫富,总有一天都要走到这最后一步。到了后世,蓦然回首,我的这一生,形同虚度!我想痛哭,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我想忏悔,却已迟暮!
用心去生活,别以他人的眼光为尺度。爱恨情仇其实都只是对自身的爱慕。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之后,不过一捧黄沙 。”
人生忙忙碌碌,其终极目的到底是什么,是金钱、地位、荣誉?是欢娱、纵情、逍遥?不得而知。
小时候的梦想,唯一实在可行的,大概就是拥有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一家人其乐融融,钱不多但够花,不慕虚荣,不羡奢华。老人健康儿能尽孝,儿女可爱儒子可教,夫妻恩爱白首到老。愿孩子长大后依然是痛了有人诉说,乐了有人分享,平平安安,平平淡淡。可这是我们这个年龄的想法,大概孩子们又如我们一样,在做着自己的梦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