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
《思维模型》第四部分
【相关简介】
作者:加布里埃尔·温伯格
本书的主题:思维模型有很多种,每个学科也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型。本书中温伯格和麦肯从多种学科中选择了200多个实用的思维模型,并通过饶有趣味的相关例子对其进行了分析。不过,要提升日常决策、解决问题和寻求真理的能力,你只需要掌握其中的少量模型。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是提升思维能力的实用指南,适合每一个渴望提升思维能力的人。

【重点提炼】:
31、零风险偏差:人们会追求让小风险趋于零,却不会通过某种方式降低大风险的概率。
疫情来了,一定要多囤点厕纸,万一买不到就惨了。那你打疫苗了吗?没有,我肯定不会被传染的。
32、 框架效应:人们经常从相同的信息中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取决于信息呈现的方式。
2021年人口出生率下滑很快,以后年轻人少了,孩子的竞争压力会减少。
才不会呢,正因为孩子少了,家长会给孩子更多的期待,孩子会更卷啊!
33、刻板印象:人们普遍认为,尽管没有具体的个人信息,但一个群体的成员肯定有某种相同的特征。
我打游戏的, 我看八卦的,我吃瓜的!
34、外群体同质性偏差:人们会认为圈外人千篇一律,而自己圈子里的人各个不同。
我们单位的妹子个个都很好, 为啥还单身呢?她们单位的妹子啊, 个个都是深圳女青年,男人都怕。
35、 权威偏见:我们信任权威人物的意见,并经常受其影响。
为什么你要打造个人品牌?
因为某某人总是说要打造个人品牌。
36、 安慰剂效应:当我们相信某种(原本无效的)治疗会奏效,它通常就会产生一点点生理上的效应。
喝红糖水能治疗痛经, 我给你泡一杯。感觉怎么样?嗯 我好多了。
我就说喝红糖水有用吧!
37、幸存者偏差:人们更倾向于关注那些幸存下来的事物,而忽略那些失败了的。
我之所以今天这么成功,是因为我学习了XXX。我记得和你一起学XXX的同学很多,他们也成功了吗?喔, 他们倒是都没有成功。
38、 精神活动过速: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取决于创伤、药物使用和体力消耗。好累,有没有感觉每天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正是你现在每天都感觉疲惫不堪的关键。
让生活慢下来,想象一下, 今天只需要看完某篇文章,然后发朋友圈, 你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而且超过98.87%的人·••
39、 琐碎法则(又名自行车棚效应):人们通常会对琐碎的问题给予不成比例的重视, 同时又避免面对更复杂的问题。什么是低水平的勤奋?
就是故意找很多事让自己看起来很忙,但是不敢去解决真正麻烦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人都害怕被别人看穿其实自己搞不定真正麻烦的事情。
注:自行车棚效应, 在一次决策会议中,一群高级管理人员只花了几分钟就批准了有争议的核电站建设,但是花了数小时来讨论公司的新自行车棚。
40、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比起已经完成的任务,人们更容易记住未完成的任务。
去年我又一事无成,我想做的好多事都没有完成。可明明你的100个梦想清单, 你已经完成了60项啊!那又怎样? --我还是有40项没有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