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天蒙蒙,晨雾未散,远望天边,云涛滚滚,晓雾弥漫;纵目四顾,河水茫茫,孤舟帆影闪现于其间;天空之上的星星仿佛从河中倒映出来一般。一幕幕景象,仿佛都在向她述说着自己的心境。
作者恍惚之间仿佛觉得自已从尘世梦中醒来,回到了天庭之上。听到天帝的询问,作者深情地诉说:“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的人生旅途尚未走完;于余生之年,我将怀着对国家、民族深深的忧虑,历经坎坷,乘长风破万里浪,路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希望能够回到蓬莱仙岛。”作者在此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词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景抒情,把超人的想象与真实的生活感受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画卷。其中“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赏析
这首词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代梁启超评为:“晨吐星宿,与庄、列之寓言,韩、孟之奇诗不相上下。此等磅礴之气,亦词家中所罕见。”这种气派出现在个性不让须眉的李清照笔下,确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九万里风鹏正举”,则表达了作者大鹏高飞之志。“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鸟:“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诗句融合了李清照高飞的理想和翱翔的宏图。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李清照虽身处困境,但仍保持内心强大的气场和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自身实力高强又保持着壮志凌云的勃勃雄心;还有一种说法则将最后三句诗理解为对于君王壮志的鼓舞。这句诗词充满了气派与力量、想象奇特而深邃。正是这种勃发的豪情赢得了当朝宰相、金石学家赵明诚之父赵挺之的激赏,并将之题跋于该词之后以记。《李清照研究丛稿》记录他这首和韵的《渔家傲》于南渡之后创作,是其最晚的作品之一:“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轻盈巧妙、很新颖),姿态百出。” 胡云翼《宋词选》也赞曰:“此首读之便有荣光焕发之感。盖在易安只为词家风味,在大全就知志士胸襟。”
这首词看似与李清照其他作品风格迥异,但实则仍具李清照一贯的闺情主题风格;不过它也确实充分表现出了李清照本人内心对于生活的那种抗争和坚守。《李清照集笺注》评析为:“(《渔家傲》)用大小飞鹏之‘垂天之云’量度海内外的广阔无垠空间,想象奇特而深邃;而‘九万里风’则显示了作者博大的胸怀与高远的理想。就艺术形式来看这首词则是句法结构变化大胆新奇的表现手法的一个总结:作者利用七言、四言错综复杂结构组织句子以强化表达感情和理想的动力感。”而事实上这种手法与李清照的大多数词句并不一样:一般来说她惯用的都是常见的五字或七字的整句形式(如《声声慢》、《如梦令》等)。不过在此首中李清照运用了独特的错综复杂、灵活变化的句式与深刻的内在感情联系在一起——这是她的独特之处。“仿佛梦魂归帝所”一句更是运用了“梦”、“魂”这些字眼将她渴望归宿的精神世界展现出来。从这些句子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李清照内心对于回归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