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名人国风国学与传统文化
李清照:三生三世不易安(二)

李清照:三生三世不易安(二)

作者: 倚風惘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2-20 19:05 被阅读54次

        书接上文,前文讲到赵明诚外出游学,李清照独守空闺。此时李清照的笔下词句多以闺情为主,意境清雅幽怨,艺术感染力极强,历来被人所称道。

(4)国破家亡,落魄江湖。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时间纵是在悄悄的流逝。这种事情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无论是王朝还是个人,在历史面前都显得那么软弱与无力。经历了九位帝王,北宋这轮残日最终还是散尽所有的光与热。于靖康元年(1126年)被金兵攻入开封,次年覆亡。共历168年。北宋时期带给李清照的是怦然心动的爱情与琴瑟和鸣的婚姻,她从当初那个贪花恋酒不识愁绪的少女成长为闲愁万种却又家庭幸福的少妇。但这一切都随着金人南侵的铁蹄被一一踏碎,他们踏碎了王朝、踏碎了山河、也踏碎了李清照的悠闲与快乐。这位旷世才女从此被卷进大时代的漩涡,开始了落花随流水的漂泊生活。北宋灭亡后,国家陷入一片混乱各地叛逃开始激增,李清照和赵明诚也为了躲避战患开始南下。鞍马劳顿,道阻且长,二人收藏的奇珍异宝金石善本,开始不断的散落。国破之悲,散宝之痛,都让李清照感到彻骨的哀伤,词风也从清雅秀丽转变成压抑愤懑。当她与赵明诚逃难路过乌江时,回忆起当初楚霸王项羽的豪迈,再看到眼前如此的懦弱,不思安危只沉醉于江南烟雨中南宋。不禁气愤异常,那首名传千古的《夏日绝句》便是写于此时。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此诗仅靠二十个字,却在诗作中连用了三个典故,却毫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此时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不幸的是,面对如此坚强的李清照,命运的摧残并没有止步。李清照还没从亡国之痛耻、丧宝遗恨中抽身而出时,生活再一次给她带来了一轮痛苦的洗礼。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忽然病逝。这一年,李清照已经四十六岁,无儿无女,无依无靠。大时代的风雨飘摇,小家庭的灰飞烟灭,让李清照的生活雪上加霜,苦不堪言。她从名门贵妇一落成为了一名孤独悲惨的寡妇。

《夏日绝句》

        然而更让人揪心的事情发生了,赵明诚刚刚去世没多久就受到了诬陷。有人说他生前以玉壶投送金人,有通敌叛国之嫌。对大多数古代中国文人来说,“清白”二字实在是比生命还要重要。李清照听到消息后,为了尽早的证明丈夫的清白,为了获得皇帝的信任,她带着夫妇两人全部的家当,不辞辛苦,一路匆忙南下,追赶远去的朝廷,急急忙忙去给国家献宝。她遭遇过抢掠、偷盗,金石古玩也在漫长的路途中不断的散失。兵荒马乱中,李清照孤身一人,几度出生入死,身心备受煎熬。然而更令她痛心的是,无论李清照怎样努力,朝廷军队的逃跑速度永远比她追赶的速度还要快,每到一处,她都发现军队刚刚逃走。

        建炎四年(1130年)春,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曾于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后来创作的《渔家傲》便成为她毕生词作中最为豪迈的一首。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整首词景象壮阔,气势磅礴。这就是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的豪放词,在她现存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这首词隐寓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气势磅礴、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可谓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

      第二章完,明日是《三生三世不易安》的最后一章第三章  诸位明日再会              书虫灬亦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清照:三生三世不易安(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ig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