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从小就好动,喜欢和小朋友们追逐打闹,渐渐大了,这种方式已不适合我们了,这时体育就进入了我的业余时间当中。
在小学四年级,第一次接触到乒乓球,那时是一位叔叔在家里利用长板凳和木门搭起来的球台,玩了几次就喜欢上了,后来新建小学,在操扬上就有了一处石制的球台,每逢周六周日,一大早就和朋友拿着球拍抢占球台,享受这种不用排队的打球时光。
慢慢地技术涨进不少,几个打球好的好师经常约我一起打球。
享受那种扣杀和对球的快速反映,仿佛也能得通过这种方式释放体内的能量。
乒乓球台靠近学校的篮球场,当时一些初中的孩子经常在这里打篮球,有时索性也跟着玩玩,这种对抗的快感要比乒乓球高出很多,抢篮板、抢断都需要集中精力快速反映,一场球下来感觉身体完全活动开了,自己热衷于对抗,对一些运球技术、投篮得分并不过多关心。
记得那时经常和同学去其它村里打球。
小学五年级暑假,我们村里某个人带来了一个足球,慢慢地有三五个孩子开始玩起来,这时人手总是不够,就叫我们这些低年级的小孩子一块加入,如果不加入就拆我们的乒乓球台,我们就这样被迫玩上了足球,记得那是1998年。
1999年时,我从大一些的孩子口中听到了鲁能。
1999年底,双冠王的称号到处可见。
这时我们村里喜欢踢球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足球人数也慢慢的超越篮球成为最我们最喜欢的项目。
2000年,爸爸带我去城里卖了一套鲁能的比赛服,并在背后印上了10号,那时候宿茂臻的名号可是响当当的。
那时中甲联赛的转播只能通过山东体育台来观看,我们村里恰恰都没有安装闭路电视,我和几个同学就去邻村的一位远房亲戚那里观看,尽管自己性格腼腆,但对于看比赛这事还是一次次去敲人家的门,至今也感谢这位亲戚的热情相迎。
那时我们学校操场是光秃秃的土地,球门就放两块砖,没有任何护具,我们最讨厌下雨,一下雨得好几天地面才干,那种等待是痛苦的。
我们这个光秃秃的土地上尽情的挥酒激情,热爱守门的几个小伙伴每次都会飞身扑出,喜欢踢前锋的时不时会献上一个倒挂金沟,我们每每都为之喝彩,有时也会上演一个个标准的飞铲动作,偶尔因为过于激烈还动起手来,冬天踢球是最为难受的,首先穿的比较厚,动作不舒展,有时一个球过来踢到耳朵上生疼,那也不能阻止我们,尽管有时在雪地上。
自己的脚不知扭了多少次,爸爸带着我去村头的大夫那里一次次帮我矫正,后来找到规律了,扭了也不告诉父母了,过几天慢慢就好了。
有一次有伙伴去城里拍片子,大夫说是膝盖积水,我们也不懂,他也从来都不在乎。
我们村里踢球渐渐有了名气,有一次有个城市的足球队来我们学校约我们跑踢球,他们统一的制服,标准的球鞋和球袜,在场边做着热身,在看看我们,不但没有一双正规的足球鞋,穿的衣服更是五花八门,心想这次遇到高手了,比赛踢起来,他们更注更配合,我们则更多的透过个人单打独斗,最后虽然我们赢了,但也意识到了配合的重要性。
足球一直伴随着我们这帮孩子,后来工作了,没有太多时间踢球了,我以为我们村的传统也会继续传下去,可是那一年由于一个孩子在踢球时的断腿事件,以后在也没有孩子去踢球了。
足球带给我快乐,现在一直还是关注鲁能,每场比赛必爱,很少去现场,不是不喜欢,是太喜欢,太喜欢每个球员的技术动作,一个细节都不想错过,这在现场我是看不到的。
足球是竞技运动,技术永远是第一位的,对于鲁能对于国足,希望他们胜利,失败也是正常的,不是队员不努力,是我们的水平在那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