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条路上,多少人成名多少人成枯骨。
写作的人,或许都怕没有收入,寂寂无名一生吧。培训课上,老师说:写作有了收入可以给你坚持下去的动力。只要你坚持,多多少少都会有收获。
多少人奔着收入去写的?而非源自内心的热爱。
我的培训班老师,她是一位作家,已经出版了两部书籍,第三部书籍即将面世。
毕业后,她被单位派遣到了非洲工作。那里经常有猛兽出没,疾病丛生,经常食不果腹。
即使异常炎热,也从不敢开窗通风,一怕遭受黑人攻击,二怕蚊虫叮咬。即使关窗,室内仍然有蚊虫钻进衣服,在她光滑的肌肤上肆虐。
在板房搭成的简陋宿舍,随身携带的几本书籍成了她唯一的精神食粮。多少个休息的日日夜夜,她-一个孤独的小姑娘忘我的阅读,书写。因为反复的翻看,几本书被翻得破破烂烂。
写作成了她解压的方式,也是她在非洲的安哥拉孤独时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是她生活的一部分。
目睹了她从一个写作者到作家的全过程,短短一年,也目睹了她从一名国企职工,月入2千,到年收入20万;目睹了从家人不支持她写作到全家鼓励她写作;目睹了她从一名写作者到被省作协推荐去鲁迅文学院进修,与各个知名网站人气最高的写作者成为同学,唐家三少、《芈月传》编剧蒋胜男等知名文学大咖为其授课。
在鲁迅文学院进修的日子,让她迅速成长。身边的同学都是日收入过万的作家。他们来自各大文学网站,阅文、云起、掌阅、塔读...他们有各自的辛酸故事。这些故事鼓励着她,给了她坚持写作的勇气和方向。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与努力。
下课后,没有一个人去街上闲逛,没有人闲聊,而是直奔幽静的校舍坚持日更,特别珍惜时间,一分钟当两分钟用。
高收入的背后,一定是孜孜不倦的付出啊!
刚加她微信的时候,她是豆瓣专栏作者,陕西省作协会员,刚刚出版了第一本书。
朋友圈里,她每天都会发N条说说,记录下昙花一现的灵感;高铁上,随身准备了笔和纸,记录一下所见所闻,这些都是以后的写作素材;母亲生病住院的时候,她离经叛道身无分文只身前往丽江,在大冰的小屋与大冰喝酒、畅谈,只因排遣心中的苦闷。
朋友圈里,从未间断她的刷屏。第二本书出版后,她每天发朋友圈,勇敢的写心得,晒读者与她新书的照片,用微薄的收入赞助三胞胎的贫困家庭,去各个大学举行读者见面会,与自己的作家好友对酒当歌...忙得不亦乐乎。
我每天都关注她,看着她那么积极豪迈,勇敢的为她裸辞点赞。羡慕她那种生活的同时,也为她对文字的热爱和坚持感动。
记得有一次,她在青岛滨海学院举办新书分享会。大家感叹:这台上的作家好年轻啊!
在座的都是高学历的官兵,本科、硕士甚至是博士学历,他们提出的问题都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直接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让她很有压力。好在她随机应变顺利的答疑,大家为这位年轻的作家拍手叫好。
一个优秀的作家必定要博览群书,通晓美学、哲学、佛学、心理学、军事......只有做个大杂家,写出的作品才有高度,才能引起共鸣。按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她每天孜孜不倦的学习、夜晚写作。
记得有一次,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是一条录音,我点开收听。那条录音很长很长,可是我好奇的听完了。
她的声音温柔而又温暖,缓缓地讲述了自己的出版经历。出版社问她:你微信朋友圈有多少粉丝?她说:两千。出版社的人说:你有没有想过,两千粉丝,会有多少人关注你,购买你的书籍?我们出版书籍,作者至少得有5000粉丝。
她说自己会努力,她非常热爱写作,希望能出版自己的书籍。出版社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终究为其出版。她非常开心,邀来作家好友为其拍照,自己又努力的学习平面设计,想为自己的书籍设计封面。
新书三天销售100册,开明的父亲鼓励她。她说已经超出了自己的预期。
朋友圈里,每天都是只言片语的文字,没有人知道她的生活经历了什么。后来才知道,为了维持开销,她不仅努力码字,还帮另外一个知名写作班授课,每周两节课,一节课是800元。
授课不仅能帮助别人,更能提高自己的学识,增加底气。一位学古筝没多久便应聘古筝授课老师的作者说:考级是一部分,关键是要有授课的底气。
她就是这么讨喜的姑娘,勇敢、自信、善良,这些优秀品质为她打开了一扇大门。
在日日夜夜的努力下,生活总算缓和了。
后来她想:我既然能为陈老师的学生授课,为什么不自己招收学员呢,我已经出版了两本书籍,有多年的写作经验,师承名师,这就是我的授课资本啊。
写作要紧,可是作家也得吃饭。就这样,迫于生计,她努力招生,让读者、朋友帮忙宣传,两天时间收了100名学员,募得学费5万元。5万,是她在国企不吃不喝也得存两年多啊!
她的第一批学员结业后,反响不错。很快她又带了中小学生作文班。分基础班和提高班,除了写作,就是在授课,要么就是在去读者见面会的路上。
这一年,她辗转不同的城市,白天授课,夜晚码字,血拼收入20万,知名度和收入都大大提高。
曾经有一次,一位朋友向她借一万多元,她正要回复,她朋友说:算了算了,你们码字的人自己都养不活,哪有钱借给我?她愕然。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她在想:难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我就不能一边写作一边赚钱么?
她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混出名堂,既能赚钱,又能写着自己喜欢的文章。
她是一个非常深明大义的女孩。她不止一次的说:开授课班是迫于生计收费,以后她会减少开班次数全心投入写作,以后的课程收费也会低一些,让大家都能学到知识与经验。
现在她的第三本书即将出版,出版社不再问她有多少粉丝,出版的过程非常顺利。
现在的她与过去判若两人,她不再是那个胆怯、软弱、为生活奔波劳累的女孩,而是一名知性作家,与名家共同出入。
她曾经说:“当我仰望那些作家时,努力的想靠近他们一点,我们因文字相知相惜,却总会有人觉得你高攀。
为什么高攀呢?因为身份不对等,交谈的时候无法平视,总觉得卑微。现在我终于可以和他们平视的说话,进行心灵的交流,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而不用担心受人指点,觉得我高攀、功利。”
正在写作路上的你,是否感到困惑?迷茫?不用怕,喜欢就在这个行业坚持吧!你的热爱最后会赢得支持,自己才是真正的贵人。
仅以此文献给写作路上的你。嘿,看到请点赞关注,我与简书签约作者就差你的关注噢!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