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每周500字知识青年
不是大咖又如何,一起成长才快乐

不是大咖又如何,一起成长才快乐

作者: 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16-07-15 21:28 被阅读95次

这周参加幸福进化俱乐部在朝夕日历上的分享,对微课这种方式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以前也做过这种形式的分享,不过大多是在微信群里。朝夕日历这种直播微课的方式解决了很多微信群中的不方便,例如可以自动播放,主持人可以设置其他人禁言,可以给分享嘉宾打赏等形式,一下子让微课的气氛活跃起来。听分享的人和做分享的人体验都非常好,我忽然想:这次分享是别人给我提供了分享平台,那为什么我不可以搭一个平台,让愿意分享的小伙伴来分享呢。

上周日三人行个人成长沙龙五周年活动上,席殊的阎姐和我说,我很能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其实这么多年三人行个人成长沙龙并不是用邀请大咖达人的方式生存的,每次的分享人多数来自沙龙内部。一般在自我介绍和交流的环节中,我会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然后在会后和他们联系,看看他们愿意不愿意在沙龙做分享,很多时候,效果很好。这种分享在线下做了五年,很多朋友看我发沙龙的照片,也都在问,如何才能听到我们的分享。

其实,很多时候我建议他们去自己组织沙龙,但是想想,做一个沙龙的发起人,又何其容易。一场精彩的分享,线下能听到的人,只有到场的少数,但是搬到线上,就会有很多。

那么,就把这样的分享搬到线上吧。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呢。李参的个人成长空间是我在建立微信公众号的时候随便起的一个名字,后来慢慢的成了一个集合,在这里我发文章,和读者互动,我还组织正能量挑战赛,这个空间不仅有我,还有我的小伙伴,是到给大家搭建平台的时候了。

做一个分享平台

注册了朝夕日历的主办方,感觉体验挺好的。所以以后的分享可以在朝夕日历上进行。分享者用图文和60秒语音连续分享,可以自己掌握节奏。听的人可以进入直播间听,现场直播和回顾都可以,现场还可以参与互动。如果没赶上也可以听回顾,上班时候,锻炼时候都可以听,我想这个平台应该很适合小伙伴们吧。

和朝夕日历上其他主办方不同的地方,就是这个平台可能相对小众一些。不打算收费,也不打算转发朋友圈截图给客服才给优惠码,我们完全开放。刚开始人可能会比较少,但是又如何呢。分享给愿意听的人,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吧。如果你希望在一个有推广优势的平台上推广自己的品牌,这个平台可能有点小,但是如果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经验,分享你的想法和故事,那么大家就一起成长吧。我做第一期线下沙龙的时候,只有两个人,但是慢慢的有很多朋友会加入我们当中。就像书一样,我们可能不是一本畅销书,这本书只是安静的躺在书店的一个角落,等待喜欢他的读者找到他。

做一个不是只有大咖分享的平台

我想建立一个普通人的分享平台,也许你只是学习中的小透明,但是我倒是觉得这种分享更有价值。我记得三人行个人成长沙龙54期的分享主题是思维导图,分享嘉宾就是自称思维导图小白的韩豆豆,找她分享就是因为看到在53期的时候,她拿着一个本子,在分享结束的时候把笔记画成了思维导图。那时候她一共画了5张手绘思维导图,然后我就邀请她做分享。当时她和我说,自己刚刚开始学习思维导图,还没什么经验。我和她说,我们就是找正在学习中的人来分享哦,因为大咖们太有经验了,而正在学习中的这个过程,可能对于一些初学者,更为珍贵,而正在学习中的这种学习状态,也会影响很多人。其实是不是这样我也不知道,因为那也是我第一次尝试邀请小透明分享,韩豆豆当时答应了我。等到一个月来分享的时候,她的本子上已经画了很多副手绘思维导图,而且为了准备这次分享,她整理了很多思维导图相关的知识,自己也深度学习了。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让人觉得惊奇的例子。正能量挑战赛群里的Sophia,经常在正能量群里po健康早餐,不仅卖相好,而且健康,给群里的小伙伴传递了很多正能量。而且最主要的是,她那些美味健康的早餐(其实还有午餐和晚餐),都是用微波炉做的,那时候她是一位正在读研的在校生,宿舍楼里有一台公用的微波炉,就是这么有限的条件,却这么认真的过日子。

还有一对母女,参加了两届正能量挑战赛。每个月做详细的计划和总结,看到他们的总结,我自己都会觉得汗颜。妈妈和上初中的女儿一起参加正能量挑战赛,我不禁感叹,这世界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以身作则。我还记得第三季开赛的时候我收到女儿的邮件,第一次有人给我发邮件叫我李参阿姨。无论是第三季的印象笔记共享笔记本,还是第四季的日事清,这对母女从头坚持到尾,这才是彻头彻尾的正能量啊。

做一个轻松的分享平台

昨天我在晨练的时候,打开了CCtalk的官方韩语群,里面有个老师在讲课,早晨7点钟哦。里面的内容也很轻松,老师和同学在纠正发音。同学晨读,老师帮助纠正发音。其实就是同学轮流上麦晨读,老师帮助指导发音。不是那种特别正式的分享,但是确实很好的互动方式。语言学习很多都是这样教学,想想自己开公开课时候,基本都是一本正经的,形式挺单一。

因为是主题公开课,所以开课频率就低,然后主题都是一个一个专题。分享也是一样,每次分享都是有主题,其实完全就可以换一个思路。

在年初正能量挑战赛开赛的时候,几位小伙伴因为没有弄清楚群规,在群里发“集赞”类的消息,但是这种消息,我好像又不能太反对。因为这几个小伙伴参加新精英年度计划制定的活动,活动要求好像是要发朋友圈集赞,其实我对这种方式很反感,但是内容是年度计划。为你的梦想和年度计划点个赞其实也还算说的过去。所以我并没有阻止这种集赞行为,而是让发“广告”的这几位小伙伴做出回报。既然我们帮你点了赞,给了你鼓励,你是不是应该分享你的上年总结和年度计划,给其他小伙伴们点启发,也算对违反群规做出回馈。(正能量群里是禁止发红包的)

一共六位小伙伴做分享。第一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了参加古典老师课程的收获,以及古典老师教大家的方法。然后分享了自己的年度计划和总结,给大家很多启发。后来根据我的观察与收到的反馈,很多小伙伴包括我在内,都更关注他的总结和计划而不是古典老师讲的内容。也就是说,其实大家更关注将大咖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实际工作生活的例子。

在和几个要分享的小伙伴们沟通的时候,后面几个人很担心自己讲的不好。因为大伙都是听的一个分享,如果都讲听完的收获,就会有很多重复。自己的计划和总结又怕对大家没启发。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担忧,因为在我的印象里,这根本就不是主题分享嘛。这就是告诉大家你去年做了什么,今年计划做什么这么简单。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分享的效果非常好,看似没有亮点的东西,里面却有很多的亮点。因为有时候分享人觉得理所当然特别平淡说出来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可能特别珍贵。这也许就是交流和碰撞的价值。

所以,不一定那么一本正经的主题分享嘛,每个月、季度、半年、年度、你做了总结或者计划,和大家分享分享,我觉得也不错嘛。

听别人分享,你会找到很多灵感,也会找到更多行动。

把自己的经验,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也可能只是个阶段性成果,但是却会促进你一步一步向前。

我怎么都觉得,这是一个相当靠谱的事儿。

每个人都有很多闪光点,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听众。

另外我不是一个只想不行动的人,我们的第一期分享会在7月25日开始哦,主人公就是我提到的Sophia雷婷,第二位分享者就是我文中提到的那对母女。后面我们会陆续安排,这个活动叫什么名字其实我也没想好,慢慢想吧。我相信不会只有两个人参加的,对吧。具体分享内容我会再发文告诉大家,今天写这篇文章的重点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如果你想来分享,我举双手双脚欢迎哦,给我留言哦!

不是大咖又如何,一起成长才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是大咖又如何,一起成长才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wny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