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笑谈》教后记
《动物笑谈》,是奥地利作家康拉德•劳伦兹的一篇科普作品。作者从一个动物学家的角度,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记住自己观察动物习性和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也写出动物们的调皮可爱,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动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根据学情,设置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以默读为主,梳理出文章中的趣事。
从几则有关动物的笑话导入,引导学生根据课后阅读提示梳理出本文学习的要点。随后在字词预习检测时,重点强调了两个词语“怪诞不经”“大相径庭。”学生对于这两个词语的预习很不扎实,预习流于表面。
紧接着,根据课题进行探究。指导学生学习审题,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猜测文章内容。明确“笑谈”二字的文眼作用后,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笑谈中的“笑”表现在哪些方面。
默读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在展示环节,对于文中的内容很不熟悉。在概括有关“趣事”时,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很明显在默读课文时,根本就没有用心。这两个班的语文学习,越来越艰难。
第二课时,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透过“笑谈”领悟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精神品质。
承接上节课的“趣事”入手,引导归纳文章两个主要部分的笑谈侧重点。再结合旁批二三四,指导学生懂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随后,结合旁批七,梳理出可可的变化,并将可可与《猫》中的第三只小猫作对比,启发学生探究两篇文章中所表现出的对动物的“爱”的区别。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于作者在文中趣事背后所折射的高尚精神有更鲜明的认知。
对于文中的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采用四人一组展开交流。在学生展示环节,能看出自主思考的人依然极少。学生大多在这个环节,都会受到预习时一些资料书的影响。有点焦虑,学习没有独立思考,又怎么能有自主生成。现代社会,资讯发达,方便人们时,也有无奈的一面。
整篇文章,在学习时,以自读为主,抓住题目中的“笑谈”从“动物”“人”“语言”“情感”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又将《猫》中人与动物的关系和本文进行比较,使学生充分理解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的一片赤子之心。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能让每个学生学会用心尊重生命。并同时明白,维护生态平衡,不妄自尊大,不任意胡为才是人类与动物相处的最佳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