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审读人-审读问题
如果你是大众审读人,希望你能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这本书:
- 书稿中是否有语言文字和事实性错误?如果有,请你标注页码和有错误的地方。
P 2 倒数第 4 行,“不断 APP 改进的空间”,可改为“不断改进 APP”
P 11 第 2 段,“我太不赞成”,可改为“我不太赞成”
P 21 第 1 段,“java”最好改成“Java”,“processon”改为“ProcessOn”,“axure”改为“Axure”
P 25 倒数第 3 行,“领到一个团队”,改为“领导一个团队”
P 29 第 1 行,“但还受很多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但”可去掉
P88 倒数第 2 行,“刘处的思考时间”,可改为“留出的思考时间”
P235 "16 SDK ... 软件开发工具包。)",多了一个右括号
P237 “苏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入行版)...》”,应该是“入门版”
- 书稿中是否有晦涩难懂的地方?如果有,请你标注页码,并告诉我们你觉得更好的表达是什么。
暂时没有
- 书稿中是否存在有争议的观点和表述?如果有,请你标注页码和有争议的观点与表述。
P 5 第 2 段“...麦古利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产品经理...”,准确说是因为他当时的岗位叫“产品经理”,因此把他称为第一个产品经理,并不是因为他做的这些事以前没人做过。实质上他更像是品牌经理
P 5 最后一段“但有了产品经理之后就能避免这个问题”,表述略微欠严谨,不妨改为“产品经理就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
P 13 产品经理要研发根据手机壳更换壁纸颜色,导致两人大打出手。我印象里是一个段子,而不是真实新闻。题外话,罗永浩在一款坚果手机上实现了这个能力(如书中提的利用手机壳上的芯片)
P 17 第 3 段“现在做产品的没有一个不是 200% 去为用户着想”,可改为更严谨些的说法“现在好的产品经理没有一个不是 200% 去为用户着想”
P 28 倒数第 2 行,“不像程序员,必须一天完成多少行代码”,其实基本上没有这回事
P236 “31. 敏捷开发:...”,此处的解释更确切的说法是迭代开发。敏捷开发除了具备迭代的特征之外,严格来说还强调增量,即每次迭代都需要包含用户可感知的完整价值。阮一峰的这篇文章讲得比较清楚:敏捷开发入门教程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
这本书能否帮你构建对这一职业的系统认知?如果有,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有没有什么内容是你希望了解,但是书稿中没有提到的?
可以增加一些,比如产品经理到高级产品经理,再如何成长为产品总监的内容。
比较大的遗憾是本书缺少 B 端产品经理视角(当然行业地图中有说明),现在 B 端产品经理越来越多,遇到的问题和困扰更多。
推荐资料里可以加上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
你认为书稿中最精彩的是哪部分?冗余、建议删减的又是哪部分?
-
审读完书稿后,你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人吗?如果愿意,你会推荐给什么人?推荐的理由是什么?
已经推荐,不仅推给产品经理,也给想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新人。从不知该做什么的新人,到刚刚工作几年的毛头小子,再到有了几年经验还想进一步往前的前浪,再到有了职业门槛又开始迷茫的老鸟,都能从书中获得一些启发。
- 你之前阅读过类似的书吗?你读这些书的原因是什么?
之前读过俞军《俞军产品方法论》、张小龙《微信背后的产品观》等等。工作和产品经理密切相关,有带过产品经理,自己现在也在做相关工作。背后的原因是想了解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们会有哪些思考,需要哪些积淀。
- 这套书中,除产品经理,还会介绍其他11个职业,包括律师、心理咨询师、教师、销售、软件工程师、投资人、注册会计师、保险代理人、产品经理、医生、HR、建筑师,你有兴趣阅读吗?对哪些职业最感兴趣?原因是什么?
我评审过教师、销售和软件工程师。各种职业我都挺感兴趣,就是想了解各种行业。毕竟自己没法真的从事这么多职业,阅读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体验另一种平行人生。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包括投资人、医生、建筑师、律师、HR 等等。
- 我们即将推出新版前途丛书,共12本,含12个职业:律师、心理咨询师、教师、销售、软件工程师、投资人、注册会计师、保险代理人、产品经理、医生、HR、建筑师,定价为599,主要面向要选专业的高中学生或家长、要选择职业的大学生、初入职场的新人、想要转换赛道的职场人、好奇其他职业的人都在做什么的读者等。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你觉得他会愿意买这套书吗?
高中生或其家长,更多会选择直接讲学校专业的内容,这套书有好些并不是学校专业,而是职业,中间没有直接关联。对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来说,会有较大帮助。希望能单卖,而不是整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