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北门楼处,有家不起眼的餐馆,老板姓杨,一位敦敏的中年男人,经营餐饮20余载。 水城几十家餐饮店,十余年间,老板车水马龙般换了不下五轮,但杨老板却一直岿然不动,不温不火坚持到现在。除了其为人诚实厚道,最重要的是他的看家菜——卤鹅。
杨老板介绍,从入行开始,便把“卤”好鹅,让人们吃到最好的卤鹅,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从未间断,哪怕一度时间餐馆经营惨淡,也没产生过放弃念头。做到现在,杨氏卤鹅已基本成熟,也得到了市场认可。可杨老板还在不断探索和改进,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既能吃到积淀几百年的卤味,也能体味现代生活的滋味。
中国民间养鹅,始于3、4千年前,时间长了,人们对食物的口味要求便高了,食物的做法多样化了。鹅的烹饪方法也不断丰富。做鹅以煨汤居多,可熏、蒸、烤、烧、酱、糟、卤等。“杨氏卤鹅”,顾名思义,以“卤”做鹅。鹅卤得好不好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卤料,二是食材本身,三是火候,杨老板便在这三个方面琢磨了几十年。
卤料取材于中国传统香料,以八角、桂皮、茴香、草果、山奈······为主,再加上葱姜等物,该炒的炒,该熏的熏,该蒸的蒸,使其能够更好融合于要熬制的卤水。配制什么样的味道全在于选取的香料,以及每种香料的多少?将选取的香料按斤两配好,熬制卤水时依次(也可用纱布包好)放入适量的水中,先用大火烧开,再以文火熬煮。“杨氏卤鹅”熬制的卤水在选取香料、香料的处理、熬制的细节、火候的把控等方面自有其独特之处。
“杨氏卤鹅”选取的食材, 以本地散养的四川白鹅为主。每隔一段时间,杨老板就会走村串户,收罗乡间放养的大白鹅,时间久了,只要听见鹅的叫声,他便能分辨出这鹅是吃草、吃粮食,还是喂饲料的,如果是喂饲料的,便万万不可收购。收到的鹅一般生活了半年以上,体重在5公斤左右。食材选好了,“杨氏卤鹅”的品质便有了保障。
把收购到的鹅收拾干净,先以沸水汆煮,去掉血水,再把熬制好的卤汁烧开,按自己研究的工序依次放入鹅肉、鹅内脏和其他食材,以及姜葱等物。卤制期间把握好火的大小和熬煮时长。火候掌控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卤鹅的品质和口感,而要掌控好火候,没有十年八年的经验是肯定不行的。
卤制好的鹅肉,色泽光亮红润,肉质弹性十足,香味扑鼻。趁热食用,糯软而不失嚼劲,骨肉分离,满口香郁,回味无穷。如果再配上不同口味的蘸碟,便更让人留恋。
如今,杨氏卤鹅独特的制作技艺,已经打上了区级非遗的标签。在静静的岁月中,杨老板的诚实厚道和卤鹅的鲜香,已经流淌在水城的上空。今后必将走进千家万户,流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