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青同学一日问某甲,你老人家逛遍名山大庙,为的什么呢?难道你不知道: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么?
某甲答曰:旅游啊。只不过某甲旅游的目标比较专一而已啊。
几年前,C博士碰见了也问,最近四处云游,有什么收获没?
某甲答曰:没有。
他们这样的提问,也属常情,“有所得”的心理人人皆备。
要是无所得,大家心理都会失落沮丧,尤其是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却没有收获。似乎证明了自我的无能,有挫折感,很受伤。
当然,究其实,不是没有收获,是收获不如愿。不管如愿还是不如愿,总归是收获了一些经验吧。
在这点上,道人和俗人的不同可见一斑。
做同一件事,道人的落脚点在心力的提升。比如低端说,心的容量和收放能力;高端说,止定的水平、定慧等持的水平。但是俗人的落脚点在于世俗的成就比如名声地位或者财势等利益。
道人致力于心力的提升,同时也会有世俗的成就,但这成就只是他锻炼心力的副产品,其重点不在这里。同样,俗人致力于世俗的成就,也会提升心力,但这成就是他追逐名利的副产品,其重点也不在这里。
简单地说,做同一件事,重心在心力的提升上,就是在修道。生活就在禅中,禅就在生活中,这就是生活禅。如果重心在追逐利益等世俗成就,人就在世俗生活中。这个转换就在自己的一念间。
有人以做事不做事来衡量道人和俗人的区别,失之偏颇。道人并不是消极避世,百事不做,关键在于心的重心在哪里?
“有所得”,是俗人心理,“无所得”是道人心理。“有所得”实现的是累加和心理的志得意满,“无所得”实现的是递减和心理的空净。前者增强自我,后者回归无我。
须菩提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就对佛说:世尊啊,您得到的那个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其实也就是无所得,是吗?
佛陀回答:是啊是啊,这个无上正等正觉,我是一点儿也没得到啊。正是因为一点儿也没得到,所以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啊。
前面说过,佛的智慧是无比强大的觉察力,这觉察力具有强大的格式化特性。这也就是佛经里经常讲的般若之火。用“火”来形容般若,是譬如万物不能居于其中的特性。太末虫,能居于一切地方:金木水土中,但是不能居于火中。这般若,绝待,万物不能缘于其上。
这种强大的觉察力,如果觉察到“自己得到了强大的觉察力”或者“自己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会怎样呢?
当然是格掉了。
有人会说:这不是矫情么?佛在成道之前是王子,那个时候有这个智慧么?成道之后是王子,才有无上正等正觉这回事嘛!说什么也没得到,那成佛之前和之后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成佛之前,之后本来就没有区别。因为,佛陀成道,这个“道”,不过是发现了自身的宝贝而已。这个宝贝一直在身上,成佛之前也不失,成佛之后才知有。
法华会上,佛陀用贫子喻讲明了这个道理。某甲记得去五台山的时候,作偈曰:
自甘卑劣实可怜,不识贫子身中藏。 屑屑鱼虾哪得顾,只向龙珠闪金光。又曰:
翻阅灯录数万言,祖师何曾说善法? 人生短暂无由己,摘取摩尼自在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