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好说话——哈佛谈判课(下)

好好说话——哈佛谈判课(下)

作者: 穷查理之路 | 来源:发表于2021-04-11 15:13 被阅读0次

上次,我们讲了哈佛谈判课最重要的第一部分:利益要素,利益要素的关键是倾听。本文,我们将介绍剩下的三个哈佛谈判要素。

选项要素(Options)

倾听是谈判中最重要的第一步。通过倾听,我们收集到大量信息,然后,我们要思考怎么把它们变成优质的、建设性的、合作双赢的解决方案。

为此,我们首先要克服“二元偏误”的思维习惯。这是人的一种基本倾向,总想把事物分成黑白两类。一旦陷入“二元偏误”的陷阱,谈判就会变成零和博弈,对抗代替了合作。

所以,谈判时不要先分资源,而是把时间拿出来分配给分析、讨论和创造,看看我们怎么把饼做大。

讨论时,首先要记住选项(Options)是一个复数。然后,创造新方案,创造方案的方法有两种:打包(Package)和创造(Creation)。

一、打包(Package)

谈判双方的利益有三种:共同利益、不同利益和冲突利益。

  • 共同利益的特色是,彼此利益相互绑定,而且正面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比如:员工和公司,公司发展,员工受益;员工能力强,做事认真,公司发展。

  • 你多点,我就少一点的情况是冲突利益。比如:员工薪酬,员工多拿一些,老板就少赚一些。

  • 我们日常在沟通、谈判中,会发现有一些利益对我来讲是重要的,但对你来讲没有那么重要的,这就是不同利益。比如:公司的内部培训,对你来说很重要,因为你可以从中收获知识,结交大咖;但对公司来说,多你一个,少你一个,无关痛痒。

你看到了嘛,员工和公司的关系中,既有冲突利益,也有共同利益和不同利益。

打包是运用“听力三角形”发现对方的不同诉求,把各种利益混合在一起,先满足对方的需求,再要求对方让步,让双方的利益在一个地方获得整合。

小米在创业初期给员工提供过三种薪资方案,一、工资和国际一流公司持平,但没有期权;二、拿2/3的工资,给予一部分期权;三、拿1/3的工资,差额换成期权。通过这种方式,小米在初期用较小的薪资,获得了大量人才;而员工也能从公司的发展中获益。

谈判中,我们要多用“还有吗?”,发现对方的不同诉求,只有发现了好几个不同的战场,发现了“非冲突性盈利”,才有可能实现“打包”。

二、创造(Creation)

创造就是用一个真正有效的创意方案解决问题,让双方的利益得到全面性的满足。最常见的方法是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大家在会上各抒己见,开拓思路,创造方案。会议需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是创意,第二是决策。这两个目标,相对独立。

在《谈判力》一书中,作者就曾提醒读者:“由于评判阻碍了想象力的发挥,所以应把创造行为与评判行为分开,把思考可能方案的过程与从中进行选择的过程分开。先创造,再决定。作为一名谈判人员,你不可避免地会进行许多创造。这并非易事。所谓创造就是要求你找到新想法而不是展现你头脑中固有的东西,因此你有必要考虑安排一次讨论,与几个同事或朋友一起交流想法,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的目的在于对手头的问题找到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其根本原则是把所有对方案的批评和评价放到以后再说。大家要做的就是创造各种想法,而无须停下来考虑这些想法的好坏或者现实与否。由于取消了那些限制,一个想法会引发另一个想法,就像一串爆竹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爆炸开来。”

创意是很脆弱的,任何批评都可能扼杀创意。在一个集思广益的会议中,一个方案提出后,如果有人说:“小王,这个也太离谱了吧?”,“小王,你严肃点,别胡思乱想。”那么,创意的种子,就被扼杀了。

在创意过程中,不管听起来多么离谱,多么不切实际的想法,都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这样好想法才有可能从中生长出来。并且,我们要给生长一些时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如果在12个人内部来做头脑风暴的话,那个真正好的点子不大可能是第2个、第3个,而是要到很后面,才会出现。这就意味着,前面不能让讨论停止,不要判断、评价,不要在刚刚有一点点方案的时候就作决定。让创意不断积累,有耐心让子弹飞一会儿,让好的想法得以酝酿。否则,也许那个好的点子还没有来得及被激发,就已经被扼杀。

标准要素(Criteria)

谈判中,难免遇到无法做大蛋糕,又没有利益可交换的情况,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哪?

有人会不择手段地把利润都吃掉,但这样一来,别人就不会愿意再和你合作了;有人会选择为了未来的合作,放弃当前的收益,但白白放过自己的收益,谁会甘心?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有,那就是运用规范影响力,建立客观标准。

有三种影响力会影响人的认知和决定:正向影响力,负向影响力和规范影响力。

  • 正向影响力是说:如果这样做,你会有什么好处?比如,导购称赞:“这件衣服穿在你身上真好看。”

  • 负向影响力是说:如果不这样做,你会有什么坏处?比如,商场里广播:”XX牌洗发水5折优惠,活动仅此一天。“

  • 规范影响力是说:这件事你就“该”这么做。这么说有点抽象,我们来看个例子:

如果你戴眼镜的话,你肯定配过眼镜,我们都是外行,不知道这个行业水有多深,但你一定知道眼镜业是暴利行业。但只要你去眼镜店配过眼镜,你都会发现,其实眼镜店还蛮专业的,它们都会给你看一本制作精良的定价手册,它里面为你罗列了不同镜片的属性、特质和价格,告诉你它们多么高级。当你看到这样一个沉甸甸的手册时,你会相信所有的客户都是看到了这样一个沉甸甸的文本,你会觉得自己被一模一样公平地对待。虽然这种相信,其实是你潜意识里的一种错觉。这时候,我们明知眼镜业是暴利行业,我们明知水非常深,但是当你看到了这种客观标准,你在价格方面的本来想要“压榨”对方的心,就会被克制,这种客观标准,限制了我们进一步压价的尺度。

规范影响力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公平对待,公平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原则。前段时间,互联网公司利用大数据杀熟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不仅因为事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因为这破坏了公平的原则。

当人们感受到自己被公平对待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接受你的开价。比如,谈判进入到僵持阶段,这时你拿出一份对自己有利的定价合同,展示给对方,对方就更有可能接受你的报价。当然,这份定价合同一定要是真实的。

客观标准除了能说服对方,另外一个好处是帮助你吸收不满。当你提供了一份客观标准,就算对方不满,那份不满也是冲着标准去的,而不会对你这个人有意见,你们的关系就能得以保全。

替代方案(No-Agreement Alternative)要素

如果你向老板要求加薪,但老板死活不同意的话,你该怎么办哪?默默回到座位继续工作,或者一怒之下,裸辞?好像都不怎么好,对吧。

在谈加薪前,你可以先去招聘市场上领领行情,了解自己的市场价格,最好还能参加面试,拿到offer。这不是说,你要用新offer去压你老板给你提薪,而是这份offer是你谈判中的替代方案。

替代方案是那些在谈判无法达成的时候,靠你单方的力量,而无需对方配合的Plan B。也就是谈判不成,你还可以怎么办?

替代方案是你谈判中的底线,如果谈判结果低于替代方案,你可以一走了之,选择替代方案;如果谈判结果高于替代方案,你可以接受谈判结果。

另外,有了替代方案,你在谈判中也能更加从容,避免由于过度紧张,而在谈判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总结

哈佛谈判课是一套沟通的原则,由四个基础要素构成,利益要素(Interests)、标准要素(Criteria)、选项要素(Options)和替代方案(No-Agreement Alternative)要素。

从沟通流程上看,替代方案是我们最先需要完成的部分,它为我们设定了沟通的底线,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谈判。

然后是沟通中最重要的部分:利益要素,利益要素是通过倾听,挖掘对方的诉求,真正的沟通高手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倾听上。

在沟通开始时 我们要运用“听力三角形”-提问, 倾听和反馈,努力收集信息,为下一步:选项要素做好准备。

通过倾听,我们了解了对方多个维度的诉求,有些诉求和我们一致,是共同利益;有些不一致,但对我们影响不大,是不同利益;有些诉求会侵害我们的利益,是冲突利益。

我们将不同利益打包,先给对方不同利益,然后要求对方让步,达成协议。

我们也可以运用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创造出彼此都利益最大化的方案。进行头脑风暴时,要把创意和决策分开,因为一旦审视创意,创意就死掉了。

万一,双方无法达成双赢的方案,我们可以尝试用标准要素,利用规范影响力,说服对方。

相关文章

  • 好好说话——哈佛谈判课(下)

    上次,我们讲了哈佛谈判课最重要的第一部分:利益要素,利益要素的关键是倾听。本文,我们将介绍剩下的三个哈佛谈判要素。...

  • 好好说话——哈佛谈判课(上)

    《跟熊浩学沟通》学习笔记 谈判是最常出现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沟通方式,让我们试想一个场景: 假设你是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

  • 《哈佛谈判课》

    第三课 加入俱乐部以来,今天是第一次让自己深刻感受到何为marketing and sales.这里并没有任何嘲讽...

  • 《哈佛谈判课》

    第一课: 利益不等于立场;1.利益:What he wants2.立场:What I think he wants...

  • 我们谈谈吧:哈佛共赢谈判课

    《我们谈谈吧:哈佛共赢谈判课》作者格兰德·卢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谈判专家,不仅曾任哈佛大学谈判小组的讲师,而且曾被奥...

  • 哈佛谈判课1

    第一章 架构之力 1.看似不可能的谈判 三个桶方案:它使每一方回到自己的地盘,都可以宣称自己是获胜者。 2.控制架...

  • 哈佛谈判课4

    第十章 保持前行动力 1.为解决余留矛盾而创建流程 许多谈判案例,甚至是成功的谈判案,都在一开始就制造了持久的冲突...

  • 哈佛谈判课2

    第四章 战略性歧义 1.战略性歧义 (1)语言可以不那么严谨,可以用多种方式阐述。 (2)故意写得含糊不清,但也存...

  • 哈佛谈判课3

    第二部分 流程之力 好消息是,隧道的尽头就是光明——坏消息是,这儿压根儿没有隧道。 第七章 流程之力 美国宪法谈判...

  • 哈佛谈判课6

    第十四章利用同理心之力 枪指着脑袋达成的协议 1.发掘对方行为的潜在原因 要从多方面找出对方行为举止的潜在原因。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好说话——哈佛谈判课(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ba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