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首霸的齐桓公

作者: 糊涂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8-26 15:37 被阅读0次

    齐桓公是公认的春秋第一霸主。这个第一,一方面是从时间顺序上来说,他是首位正式称霸的诸侯,另一方面是从功业成就上来说,他的霸业首屈一指。为什么他能成为第一霸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齐国国力的基础;二,桓公继位的风波;三,管仲的改革举措;四,桓公霸业的主要事件。

    一、齐国国力的基础

    齐国大体在今天山东中北部地区,因太公(姜太公吕尚)佐武王灭商有功而封国,都营丘(约在今山东青州和临淄之间)。齐国立国之初,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莱夷的扰乱。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追溯到商代,商纣王末年几乎倾全国之力征讨东夷,这也是其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太公被封到齐地,实在不是个好地方,周之意在平边以卫王畿,这也是周行分封制的重要原因所在。太公治理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遵周礼但进行了简化,又因着齐国靠海的地理位置,“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于是人民纷纷来归附齐国,齐国从而成为大国。这是《史记》的说法。吕思勉先生的观点,齐国靠着工商和海利,一代一代的累积,到桓公以前,其国富强的根基已久,管仲在此基础上,得以辅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吕思勉《先秦史》:“盖齐工商之业既盛,海利复饶,富强之基久立,故得管仲以用之,而桓公遂为五霸之首也。”)

    地理位置的优越,除了工商鱼盐之外,前文提到的与夷族的争斗也是其一,某种程度上算是因祸得福。梁任公以为,春秋的大国,都处中国四周位置的原因,是靠近异族,在与其不断的竞争中而变得强大。这是有道理的。

    除了地理因素,齐国之强,与历代君主的经营当然也是分不开的。从太公始,到了六世的胡公迁都到薄姑(约在今山东博兴),七世的献公又迁都到临淄(今山东临淄),而后齐都在春秋战国之世都是当时最富庶的大都市之一。到了釐公的时代,齐国之富强,在诸侯中已有相当的威望。那时候齐国还面临北戎的外患,郑国派太子忽带兵来帮忙,事后齐国要以宗室女嫁他,太子忽婉拒了,理由是郑国是小国,齐国是大国,配不上。郑国实质上是春秋早期的大国,尤在郑庄公的时代,甚至有成为霸主的可能。齐国在这时已经超越郑国,隐隐而有成为诸侯之首的势头。

    釐公卒,传位到襄公。齐襄公是一位雄主,他治下的齐国,在中原各国中已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他是最有望成为第一位霸主的,如果不是早死的话。桓公的霸业,甚至可以说是踩在襄公身上建立的。襄公最大的功绩,应当是灭了纪国这个肘腋之敌,开疆拓土之外,使齐国没了后顾之忧,得以全力向中原争霸。这一时期,郑国发生了内乱,大臣高渠弥弑杀了国君,另外立了一位公子亹为国君。齐襄公带兵前去,召公子亹前来问话,公子亹不敢不来,就和弑君的高渠弥一同前往。襄公主持正义,便杀了公子亹,车裂了高渠弥。卫国也发生了内乱,卫君逃到了齐国。襄公便会盟诸侯伐卫,平了叛乱,把卫君送了回去。齐襄公这样的维持各国秩序,已经有了霸主气象,可惜忽然被杀,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桓公继位的风波

    还要从襄公的所作所为说起。襄公为太子时,乃父釐公很喜欢他的侄子公孙无知,所有的俸禄品阶甚至跟太子一样。这样的宠爱,公孙无知恃宠而骄是在所难免的,甚至跟时为太子的襄公发生了争斗。争斗的具体原因不知道,按照一般的逻辑,可以推断当是有争立的因素在里面的。襄公继位后,自然看公孙无知不爽,便剥夺了他的秩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给了降级处分,公孙无知于是心怀怨恨。襄公这个人,私生活又不太检点,跟鲁国国君的夫人私通。鲁君的这位夫人,实际上是襄公的妹妹,说起来这是乱伦了。大概这位妹妹长得顶漂亮。戴了绿帽子的鲁君当然很生气,却不敢朝着襄公发火,单把怒火都撒在了夫人身上。这位夫人,也就是襄公的妹妹兼情妇便向襄公告状。襄公于是请鲁君喝酒,把他灌醉了,命大力士彭生趁抱鲁君上车之机,把他拉死了。鲁国来讨要说法,襄公便把锅甩给彭生,把彭生杀了以平息鲁人的怒火。这事儿办的,实在不厚道!不厚道的事儿不止一例。早先,襄公让连称和管至父二人去守葵丘,答应他们七月瓜熟时节换他们回来。一年以后,瓜熟时,襄公并没有兑现诺言。有人向襄公上奏,请代替他们回来,襄公不允许。于是这两个人心里很愤慨,联合了同样心里窝火的公孙无知,准备作乱。连称有个妹妹在襄公宫中,不是很受宠,他们找到她,让她当内应,许诺她搞掉襄公之后,无知继位,封她为夫人(夫人是个名号,相当于妃子的地位)。这年岁末,襄公去打猎,看见一头野猪,身边的人都说是彭生。襄公很生气,张弓搭箭射向野猪,野猪竟然像人一样站起来了,大声嚎叫,襄公很害怕,不慎从车上掉下来,把腿摔伤了,鞋也丢了。他的随从叫茀的一个人把鞋捡回来,襄公余怒未消,反而把怒火撒在了茀身上,命抽他三百鞭子。公孙无知等人听说襄公受伤了,便准备来袭宫,正好碰上出来的茀。茀说别去,宫里守卫森严,不好袭击进去。无知等不信,茀把身上的伤给他们看,他们方才信了。茀先进去打探,待进去之后,即刻告诉襄公,让他藏在门后。无知等人见茀许久不出来,有些害怕,便带人闯了进去。茀和宫里的太监奋力抵抗,终于不敌,都战死了。公孙无知找不到襄公,有人看见门后面有脚,打开一看,果然是襄公,便弑杀了他。无知自立为齐君。第二年春天,无知到雍林这个地方游历,雍林人和无知有过节,就袭杀了无知,然后告诉齐国大夫说:无知弑君,我们杀了他,你们要是立诸公子中有资格继位的,我们唯命是从。

    诸公子中最有资格继位的是谁呢?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二人都是襄公的弟弟,因为早先襄公的种种作为,“杀诛数不当,淫于妇人,数欺大臣”,弟弟们觉得他这个脾气太古怪了,怕哪天他一不高兴再被杀了,于是纷纷逃到别国避难。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于是公子纠跑到了鲁国,由管仲和召忽辅佐。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人,大概卫国是有点远,小白就跑到了邻近的莒国,由鲍叔牙辅佐。

    小白这个人,自小就会搞关系,和大夫高傒处的很好。齐国大夫两个大的家族,高氏和国氏,是最有权势的。他们自然愿意立和自己关系亲近的小白为君,于是先偷偷通知小白,赶紧回来继位。鲁国方面听到无知被杀的消息,当然想让姥姥门的公子纠继位,于是派兵护送公子纠即刻往齐国赶。他们怕小白一方脚程快,让管仲带兵去拦截小白。管仲在莒国小白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一箭射中了小白的带钩,小白顺势倒下装死。管仲以为小白死了,派人报告公子纠,公子纠等人觉得既没有了竞争对手,便不急,稳稳当当慢慢悠悠地往齐国进发,走了六天才到齐国。小白这边,瞒过了管仲等人,快马加鞭,赶在公子纠之前早到了临淄。公子纠到时,小白已继位为君,是为齐桓公。

    被小白抢了先,鲁国方面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发兵攻齐。齐国派兵距敌,鲁国不是对手,只得求和。齐国提出的条件,要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么,桓公说:那是我的大仇敌,鲁国你得送过来,我当挖其心,把他剁成肉酱。这是鲍叔牙出的主意。要依着桓公,那真得杀了管仲,可是鲍叔牙告诉桓公:管仲是人才,你要治理齐国,我和高傒辅佐你就够了,但是你要想王霸天下,那非管仲不可。

    桓公得管仲,君臣际遇,成就了一段佳话。管仲为相,替桓公在齐国采取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齐国国力大增,为桓公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他们都采取了那些举措呢?

    三、管仲的改革举措

    管仲的治国策略,顾颉刚先生归结为三个方面:内政,军政,财政。政治,军事,经济,这是我们今天也都知道的治国三要素。那个年代,管仲的这种认识,无疑是领先的,是创举性的。他所规划的很多东西,为后世提供了模板,影响甚至延续到现在。

    内政方面,首先把国都分为二十一个乡,其中六个为工商乡,十五个为士(军事)乡,十五个士乡中,桓公自领五个,两位上卿各领五个。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君主集权,尤在战时,利于兵源和后勤物质的统一调配。在国家官制上,创立了三官,对官员、工商、市井、山林川泽设专人管理。这有利于国家税收的执行。在政治体制上,全国分为五个属,由五大夫管理;每属下设十县,长官为县帅;每县下设三乡,长官为乡帅;每乡下设十卒,长官为卒帅;每卒下社十邑,由司官管理;每邑则有三十家。这样的层层管理,为后世的郡县乡党制提供了模板,使政令可达全国。

    军政方面,管仲把它和内政统一起来,建立了一种军国制度。他规定五家为轨,设轨长;十轨为一里,设有司;四里为一连,设连长;十连为一乡,设乡良人。这些人便是各级的政治长官。在军队方面,每家征一人,则一轨有五人,此五人成为一伍,由轨长统领;一里则有五十人,五十人为一小戎,由里有司统领;一连则有二百人,此二百人在军中为一卒,由连长统领;如此,一乡则出两千人,在军中为一旅,由乡良人统领。如此,上述各级的政治长官同时又是军事长官,这样便军政合一,至于乡党之间,形成“上阵父子兵”的境况,极大地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上层的军队建制,则由五乡组成一军,一军设一元帅,一般是由贵族或国家重臣出任;全国共三军,一般分为中军、上军和下军,桓公为三军最高统帅。如此一来,政令和军令便集于君主一人之手。

    财政方面,管仲在各地实行等差征税,也就是看土地的质量和收成的好坏制定收税标准。《史记》的说法是:“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这样的制度,不至于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相对公平合理,结果是“齐民皆说”。此外,国家设轻重九府之制,相当于国库,统一调配全国物质,根据年景的好坏决定收税还是赈灾。钱币的制造也有官府掌管,又增加捕鱼和煮盐的收益,于是齐国就富庶了。

    上述改革是对内的政策,对外方面,则是“尊王攘夷”的策略。这一策略的制定,实在是形势需要,桓公和管仲至少是审时度势的。尊王,即是尊周王。攘夷,即抵抗外患。从西周中后开始,王道衰微,诸侯渐有不朝者,虽有如宣王的中兴,终究止不住颓势。西周为犬戎所灭之后,平王东迁,竟全赖了郑、秦等诸侯的力量,方得以再次立国。春秋的时代,干弱枝强,王令不行,诸侯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这一时期,整个中原范围,在北面仍有戎狄的入侵,南面则有强楚的威胁,没有统一的领导,各国有被蚕食之虞。因而中原若要图存,各国需联合起来,一致对外,而在名义上,周王仍是中原的共主,那么树起尊王的大旗,诸侯集在麾下,实际则由霸主统一领导。用通俗的话讲,有些抱团取暖的意思。但让诸侯心悦诚服听从霸主的指挥,一方面当展现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另一方面还当做一些使诸侯信服的事业。那么桓公是怎么做的呢?

    四、桓公霸业的主要事件

    其一,齐鲁宋之争和王室之乱。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从法统和实力上来说,最早是优于齐国的,甚至在春秋之初,鲁国的实力也不算弱,我们听过“曹刿论战”的典故,便是在齐鲁争斗的时期,亦即长勺之战。此后,鲁颇强盛,又连败了宋国两次,导致宋国发生了内乱。先前齐、宋乃是盟国,宋国为鲁连败后便倒向了鲁国。齐桓公遂邀集陈、曹两国伐宋,并请周室派了王师,宋国重压之下只得屈服。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桓公第一次用王命讨伐诸侯。与此同时,郑国的厉公为了复位,也和齐国联合。于是桓公邀他的盟国们在鄄城会盟了两次,据说,这是桓公霸业的开端。鲁国本来强盛,但邻近的诸侯都归附了齐国,鲁国寡不敌众,最终也只得成为齐的盟国。

    在桓公霸业将成的时期,周王室发生了内乱。周室大夫们联合了卫和南燕等国立王子颓为王,周惠王逃到了郑国。这本来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好机会,但是桓公好像没反应过来,竟没去理会。郑厉公的政治敏感度这时候很高,抓了南燕的君主,杀了王子颓和作乱的大夫,护送惠王回国复位。有了安定王室的大功,郑国本来有继而称霸的可能的,可惜不久郑厉公死了。周惠王这时候觉得齐桓公可以依赖,就任命他为“侯伯”,即诸侯之长,要他讨伐卫国立王子颓的罪。这是真正的奉诏伐罪了,桓公这时候有了周王这面大旗,才在法统上有了明令中原诸侯的资格。收服了郑、宋、鲁、卫几个大国之后,桓公又邀中原各国会盟,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幽地,有八国参加,如此,中原诸侯几乎尽归他旗下了。

    其二,攘外安内的几次行动。

    第一项重要的行动,便是讨伐山戎,扶持燕国。这一时期,燕国地处北疆,常常受到山戎的侵扰。其实非止燕国,山戎的足迹甚至深入到齐、鲁、曹、郑境内。戎狄部落,本为游牧民族,飘忽不定,屡屡骚扰中原。桓公既为霸主,解决这一外患的责任自然落到他身上。桓公乃起兵讨伐,一直打到孤竹国境内(现冀东辽西一带)。这一军事行动,虽然在实力上碾压,但中间差点栽了跟头。戎人用计,将桓公的军队引入沙漠,桓公大军差点困死在沙漠,幸亏得老马识途,方能出来。燕君感激桓公,一路送他回国,直送到齐国境内。桓公说:诸侯相送不该出境,我不能无礼。于是把燕君所踏过的齐地送给了燕国。诸侯听闻,叹为观止,心里很是服气。   

    第二项重要的行动,便是救亡图存了。这一事项,主要是针对三个国家,鲁国、邢国、卫国,我们分别来说。鲁国的问题,主要是内乱,始作俑者是庆父这个人,他是鲁庄公的二弟。先是,他派人刺杀了鲁庄公选的继任者般,立了庄公的庶子启,是为闵公。庆父既把持了鲁国的朝政,在国内作威作福,横行无忌。齐桓公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调查,问鲁国的情况,仲孙湫回来报告说:“庆父不死的话,鲁国的内乱结束不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不久,庆父又派人害死了鲁闵公,然后逃到了莒国。他的竞争对手,四弟季友奉公子申继位,是为鲁僖公。他们给莒国送礼,要求遣返庆父,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在半路上自杀了。早先庆父和闵公的母亲哀姜有一腿,哀姜是齐桓公的妹妹,她主张立庆父为君,桓公召回哀姜,杀了她。这是大义灭亲了!然后齐国派上卿与鲁国结盟,作了鲁国的后盾,鲁国的内乱就此平息了。邢国和卫国的问题,主要是外患,即北边狄族的入侵。卫国被狄人灭了国,逃出来的凑凑只有五千人,宋国在曹地立了卫戴公,齐桓公派公子无亏带兵替卫国守卫,并供应日用和军需物质。换言之,桓公和宋国一道,是替卫国复了国的。邢国的情况类似,齐桓公带领诸侯赶走了狄兵,为邢国迁都筑城。

    第三项重要的行动,便是与楚的较量。楚国对中原图谋已久,西周初期便发生了周昭王南征不返的事儿,楚国对周王室向来是心里不服的,到了春秋时期,楚国更是加紧了对中原诸侯国的蚕食。中原如没有齐桓公之霸,会盟诸侯共同御敌,照楚国的发展势头,北上一统华夏不是没有可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被改写。桓公三十年,桓公率诸侯伐楚,大军进驻楚国境内。半年间,双方对峙,史书上没有记录大规模的交锋,可能是互有忌惮,但终究还是使楚王服了软,承认了不朝贡周的罪。双方最后达成协议,桓公率军撤退。吕思勉先生说:“后来晋与楚争,文公、厉文虽再败其师,然卒不能合诸侯而履其境,致其盟,而桓公独能之,此孟子所以称五霸桓公为盛欤?”

    到这个时候,桓公霸业之盛,诸侯无出其右者,但这还不算是顶峰,那么桓公霸业的顶峰是什么?

    其三,两次葵丘会盟

    桓公霸业的顶峰,是葵丘会盟,前后两次。在此之前,桓公先做了一件大事儿。这时候赶上周惠王去世,桓公率诸侯力保太子华继位,是为周襄王,建了拥立的大功。

    第二年春天,桓公便召集中原各国国君在葵丘会盟。周襄王派宰孔到会,赐给桓公文武胙肉,即祭祀周文王和武王的贡肉,这是高规格的赏赐,后世甚至以此作为君王传位暗示的,这里可以理解为让桓公享受一些天子的待遇。然后又赏赐彤弓箭、马车,代表天子授予征讨四方的权利。桓公准备拜谢,宰孔说不忙,天子特赐不用下拜。桓公打算接受,管仲觉得不合适,于是桓公乃下来拜受赏赐。

    同年的秋天,桓公再次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在这次会盟中,桓公代天子宣布禁令:诸侯不可雍塞泉水,不可私自囤积粮食,不可改换嫡子,不可升妾为妻,不可使后宫干政。这时候,桓公真正做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都可以插手诸侯的内政了,在实际上,可以说是中原的统治者。这便是其霸业的巅峰了!

    尾声:

    桓公的晚年,开始变得骄横,其实在第二次葵丘会盟时已有显露。当时再次代表周天子参加会盟的宰孔便不满了,在回去的路上劝阻了想去参加会盟的晋献公,诸侯也渐有脱盟的。后来桓公觉得自己功业甚大,“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想要去泰山封禅,这可是天子才有资格进行的活动。管仲极力阻止,桓公不听,管仲只好给桓公出了个难题,说得到远方珍怪之物才可封禅,桓公这才作罢。大概从这个时候,桓公与管仲君臣之间有了嫌隙。管仲临终前,桓公问谁可继任为相,他提了三个人选,管仲都给否了,然而管仲去世之后,桓公还是任用了那三个人。后来三人专权,这也埋下了桓公身后“六公子争立”的祸根,直接导致了齐国霸业的遽衰。

    关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是《史记》的说法,是我们说熟知的。根据顾颉刚先生的考证,桓公一生,衣裳之会有十一次,兵车之会有四次;大规模的征伐十七次;救援诸侯有五次;城戍者九,立君者三;灭国五。齐桓公之功业,当得起春秋第一霸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首霸的齐桓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gw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