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想法
第三章 有条件的父母之爱

第三章 有条件的父母之爱

作者: 竹筠益 | 来源:发表于2020-05-20 12:03 被阅读0次

    现在,都在倡导“无条件的爱”,说作为父母,应该无条件地接纳、爱这个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成长的安全、健康。

    这个目标是好的,而且“无条件”也不代表毫无规则和要求,而是无条件地接纳你的情绪、情感,但同时还会温和地规范你的言行。对于家长来说,这是相当高的要求,也可以说是奋斗目标。

    费先生在本章通过东西方对比,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的家庭和亲子关系的部分面貌。

    美国的家庭的结构是一对夫妻和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这个家庭单位是最小化的;而我们传统上,家庭的概念可以无限延伸,甚至到达家族的范围,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微信群里“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各种微信群,就可见一斑了。

    美国孩子的情感来源,大多就是当下这个小家庭;而费先生认为,我们大家庭的模式可能会冲淡孩子对感情的专一度,我们文化中会倡导君子之交淡如水。

    小家庭缺乏连续性,孩子成年后就会脱离家庭而独立,再去组建自己的家庭。大家庭讲究一脉相承,老小相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很多长辈不愿意子女远去,诸如不让去外地上学、规定多久必须回家、打电话、结婚后都住在一个小区里的对门……

    所以,美国的孩子们只能向前看,不去乞援于历史、家族,甚至觉得过去就是个累赘。他们要创造自己的模式,要超过自己的父母。

    家长们也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他们希望孩子不要跟自己一样,要更加“美国”化。他们的方法就是孩子不能落在别人孩子的后面,凡事要争先、竞争。好胜的他们只有在外面赢了,才能得到家庭的温情。

    爱,在他们眼里,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要去争取的东西,凡事都是要靠努力,去争取的。

    传统的家长希望孩子像自己,接替自己的职业、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禀性。他们用自己的标准表扬、批评、评判孩子,常见的如:犬子、不肖……

    我们的孩子一方面循规蹈矩,尊重权力;而另一方面又在欺上瞒下,日渐伪善。如今的家长和过去的又有不一样,他们也逐渐被“美国”化得标准所影响,要求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看重分数,凡事好胜,动辄喜欢比较,要么简单粗暴,要么又没有原则地溺爱。

    对比这两者并不是要分出个高下,判断出个孰是孰非。

    而是要提醒我们,学习美国孩子的独立、拼搏、进取的精神,不躺在祖荫上睡大觉;他们也可以学习我们的优势:比如情感、连接……互相取长补短。

    更加重要的是,家庭肩负着一个国家的明天,父母培养孩子,其实是在培养社会公民。

    在这个角度,我们做父母的确是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思考如何培养一个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章 有条件的父母之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mg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