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有很多人写文,由于生活背景、经历、教育程度等差异,形成不同三观,文章的角度、广度和规格、层次出现很大差别。当然,文艺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学风格多种多样也在情理之中。
人们阅读是为了有所收获,或思想上有所启发,生活上有所帮助,认识上有所提高。若文章人云亦云,墨守成规,抄搬些陈词滥调,或淡如白水,无味、无情、无自己的观点,不如不要生产,赶紧扔进垃圾桶,省得浪费时间。
什么是文章的干货。个人观点就是不要写别人已经写过的东西。向古人学习,一首诗有自己独特的意境,一阕词有不同的情感,一篇文章有鲜明的观点……向大家学习,学有建树,写有风骨,文中体现出的人格魅力与才情千古流芳。不是说人人都做阳春白雪,到对于专攻文字者,高目标,严要求,细斟酌,也是提高文字功底的一个方面。
用超凡脱俗的精神写自己的文章。刚学习写作时,都是从熟悉的事物写起,这很符合创作规律。写家人,文章出现了父亲母亲等形象,还有配偶孩子等也在笔下多次出现。一看题目,就没有往下读的欲望。为什么?写的太多太普通太相似,加之,语言与结构再大致相似,减分的可能都有。那么,同样的题材,怎样吸引眼球,怎样打动人心,这就是笔力的问题。电影《李焕英》是怎么打动人的,可以吸取其写法和抓人心的细节。
干货就是一个创造性地过程。不下功夫,不做思考,不提炼文字,写不出好作品。如今媒体千千万,美文美不胜数,人们看不过来,听不过来,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阅读你枯燥乏味的啰嗦,除非熟悉的文友,你看我的,我赞你了的,相互照应,相互快乐。一个诗人经常把作品发给文友,附上“原创不易,敬请转发”,碍于情面,多次转发,内心还是不爽。这种情况在身边非常普遍,有种自娱自乐的无聊。
文章有新的思想,有独有观点,文字简练优美,灵动准确,结构层次严谨、缜密,就是一篇美文。但愿通过努力,把干货分享给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