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诗词歌赋集锦简友广场古体诗
诗词赏析||《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诗词赏析||《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作者: 乔平_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09:53 被阅读15次
image.png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韩绰,hánchuò ;迢迢,tiáotiáo

【注解】:

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韵译】: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评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

首句“青山隐隐水迢迢”,是远景描写——诗人站在江边,隐约遥见江对岸青山逶迤,隐于天际,江水如带,迢迢不断。“隐隐”和”迢迢”这两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 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第二句“秋尽江南草未凋”是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真是很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朋友啊。

第三句“二十四桥明月夜”,写江南佳景无数,但诗人记忆中最美的印象就是扬州二十四桥上的明月夜色。明月照在扬州名胜二十四桥上,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深深的惆怅情思,引人遐想。这样的月色、这样的夜色是多么浪漫而令人眷念。

第四句“玉人何处教吹箫”,“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来,此处玉人当指韩绰(韩绰是诗人的老友)。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这样,不但韩绰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诗人对自己经历和遭遇的感叹。

诗的头两句写景,后两句的重点在于探问韩绰在清风明月之夜,是不是和歌伎们倚箫而唱,歌舞通宵。

但是,这首诗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月明桥上看神仙”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造成了“玉人”又是指歌妓舞女的恍惚印象,读之令人如见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这样优美的境界早已远远超出了与朋友调笑的本意,它所唤起的联想不是风流才子的放荡生活,而是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秋尽之后尚且如此美丽,当其春意方浓之时又将如何迷人?这种内蕴的情趣,微妙的思绪,“可言不可言之间”的寄托,正是这首诗成功的奥秘。

—————//end

品鉴经典,在诗情画意中品味人生。如果你也对诗词有感觉,请点亮下面的小红心,鼓励我继续带你品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赏析||《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xne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