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辞风华年
“莲花池仍旧是莲花池,露水闪仍旧不断地闪合,鸡鸣远近都有了,但在莲花池的旁边,那灶口生着火的小房子门口,却划着一个黑大的人影。那就是小豆的祖父。”
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早早地就经历了丧子之痛。
儿子死后,他一心只想把孙子小豆好好抚养成人。
可是最后,孙子惨死,留下他一人如行尸走肉般活着。
儿子死后不久,儿媳妇为了生存而改嫁,四人大团圆的家庭瞬间支离破碎,只留下爷爷和孙子在原地驻守。
爷爷年纪大了,孙子年幼体弱,为了获得经济来源抚养孙儿,爷爷就开始盗死人。
刚开始他不愿意干,后来实在被逼的没有办法,只能去做。
他经常昼伏夜出,晚上出去挖掘,白天便到小镇上旧货商人那里去兜买。
没碰见日本人算是运气好,一碰上就会被克扣东西,换的钱更少。
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就是这样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为了孙儿,干起了盗墓。
任凭他能够通过别的方法谋生,都不会这样。
日军侵华,使得人们生存愈加艰难。
爷爷就是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现实压得他无路可走。
这时旧货商人告诉他,要想不被抓去当兵,那就赶快顺了日本人。
爷爷没什么文化,甚至不知道“家国意识”为何物。
但是他一路走来,也经历了许多,他潜意识里知道“投靠日本人”是不对的。
他也不想投靠日本人,可是他更不能抓去当兵。
孙儿没有了他,根本活不下去,所以他的内心动摇了。
他最终决定去投靠日本人,他以为日本人能够赏给他一口饭吃。
他不明白呀!同胞尚有“互相残杀”,更何况是带有侵略目的的日本人。
那些人是为了把我们国家变成他们的领土,所以才会赖在我们国家不走。
可是爷爷不明白啊!爷爷的选择直接害死了豆子,他们去找日本人,就是自取灭亡。
因为小豆一句“不要做汉奸”,他们就对一个寡弱的孩子拳打脚踢。
爷爷一心只想保护孙子,最后孙子却因他而死。
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个老人心里该是多么崩溃啊!他老了,这种打击他已经承受不住了。
爷爷是当时农村人物的典型,他们自私、愚昧,却又淳朴、善良。
他们具有双重性格,他们像爷爷一样,挣扎而又坚强地活着。
鲁迅先生在《故乡》里面对农民闰土的不幸遭遇,在《祝福》里面对受压迫的农村妇女祥林嫂,都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鲁迅先生满腔愤怒地揭露旧社会的罪恶,激发人们的觉醒意识,号召大家挣脱身上的锁链,推翻吃人的旧社会。
萧红在《莲花池》里面,也表达了对爷爷深切的同情,他被社会所困,力量微弱的他挣脱不开,最终被“困死”在那里,徒留满地伤悲!
我是小辞,这里有深度的书评、影视评论,也有搞笑的段子!
欢迎关注 评论 留言 分享,如果喜欢,帮点个转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