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德经》|第十四章

作者: 三嚼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22:36 被阅读0次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①夷:无色。
    ②希:无声。
    ③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
    ⑤一:本章的一指"道"。
    ⑥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⑦昧:阴暗。
    ⑧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
    ⑨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⑾有:指具体事物。
    ⑿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⒀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四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az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