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节进入第四天,老天爷就启动了秋令雨模式。今年的雨水特别多,置身于十三朝古都西安,我有时怀疑自己是否已穿越,侧身进入了多雨的江南。国庆之前已经有过许多次连续降雨过程,并且有过暴雨橙色预警,郑州的那场洪涝灾害历历在目,汉中勉县某一天的降雨量成为全国第一的新闻,似乎发生在昨天。国庆节第五天的时候,内人建议去小寨大兴善寺。

三十年前的小寨,是我每周甚至每天都去的地方。南郊本来就是高校云集之地,春夏之交,夜幕降临,我们三五成群,四处闲游,小聚于夜市;秋冬之时,每逢周末,总有大把时间可以去博物馆、工人俱乐部、书店和咖啡馆,在这里消磨掉美好的时光。那时去大兴善寺,最为便利,记得写过一篇散文《兴善寺畅想》发表在中文系主办的校刊《九月枫》里,其中涉及千手观音的一段文字受到教授写作课程的恩师激赏,由此一发不可收。

如今,这里已经被打造成西安市客流量最大的商圈,以小寨赛格国际购物中心为核心区域,一直辐射到四面八方。每逢周末,这里到处都是年轻大学生的身影,逛街、购物、美食、娱乐,青春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也拉动了整个商圈的消费。非常佩服城市经济规划师的眼光,将高校林立的小寨设计为重要商圈的创意,与段先念把曲江设计为重要文化旅游观光核心区的做法异曲同工,这是一股新势力。

我们一行六人,打着伞,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乘坐19路公交车,从大雁塔广场开始堵到省博物馆,本来20分钟的车程,大约花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在小寨下车。天色稍晴,绕行小寨环行天桥往兴善寺方向行进时,随手拍摄了这几张图。我跟郡郡边走边聊起了上学那时候的小寨,或许没有亲身经历吧,他只是一边默默听着,一边四处张望着:小寨在他的记忆里不再是小村寨,而是现代化都市商圈。

到处是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我们前呼后拥,向大兴善寺进发。多么熟悉而亲切的名字啊,这些年里,我和家人先后来过无数次,内侄女在交大附中上学那六年里,在腊八节去排队领过粥,在各种节日里去烧香,去虔诚拜观音菩萨,在大雄宝殿聆听梵声诵经,看居士们穿绛红色衣服抄经。袅袅轻烟里,缕缕檀香中,内心被洗涤过一次又一次,我喜欢这里的静寂。

感恩于佛教密宗开创者与弘扬者,能够在闹市区,开辟出这样一块清净之地,也是红尘中奔忙的市民的一种福份啊。想当年,我还是一个豪情万丈的青年,在此与佛结缘,持一份善念待人待万物,不曾与人交恶。每遇不解之事,烦恼之极,便独自一人,入得兴善寺,观菩萨拜观音,观自在拜自己,反求诸己,在空灵梵音中消除俗欲妄念。于我而言,这里是福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