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得到 李松蔚 心理学通识89
问题:我们可以百分百相信我们的记忆吗?
答:不行。因为人脑会虚构出不存在的记忆,而我们还会不假思索、信以为真。
这样的机制会产生什么问题?
证人的证词就不一定可信了,ta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被重构。
吵架的时候也不能太以自己的记忆为核心,有可能是自己借题发挥。
是因为人太笨了才这样吗?
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限制,因为大脑的工作限制,它从碎片化的信息截取一些,凑成一个连贯的故事,中间缺漏的就靠自己脑补,所以容易出错。
听起来这个技能没啥卵用,为什么大脑要保留这个机制?
字面意义上的“得意忘形”——因为它能节省了人的认知资源,不需要记全部,把框架记住,剩下的细节脑补下就行。
此外,帮助我们对世界保留一种更稳固的认知,遵循着固定框架去生成和巩固记忆,人就能更稳定地认知世界。
那这个知识可以怎么用在生活里?
1、咨询中,帮助自己更看到来访的认知框架,ta所遵循的解读事实的认知框架和内在真实是什么,可以怎么看见,问题出在哪里
2、生活里,减少杠精,对自己也持有反思和怀疑的空间。例如自我抨击的时候要看到自己的框架。
3、工作上,可以跟学生分享,提醒他们看到自己的重构与认知惯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3006243/b089b9251602b042.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006243/c59665d9bc0022b0.png)
今天真的是从早上看完这一节,一直拖到晚上才写
看完先写了思维导图,感觉自己做得事无巨细的,没有必要,但是又很难精简下来
晚上试着用问题把知识串一串,精炼一点,但感觉确实缺少一个自己的问题,把这些串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