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苓》是一首劝诫世人不要听信谗言的诗歌。
-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
言,苟亦无与。舍旃
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甘草啊采甘草,在首阳山顶。有人喜欢造谣,不要轻信那一套。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喜欢造谣,能得到什么呢!
-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菜啊采苦菜,在首阳山脚。有人喜欢造谣,不要跟随他一道。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喜欢造谣,能得到什么呢!
- 采葑
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芜菁啊采芜菁,在首阳东麓。有人喜欢造谣,不要信从随他跑。别信它呀别信它,流言蜚语不可靠。有人喜欢造谣,能得到什么呢!
苓: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
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为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苟亦无信:不要轻信。苟,诚,确实。
舍旃: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无然:不要以为然。然,是。
胡:何,什么。
苦:即所谓的苦菜,野生可食。
无与:不要理会。与,许可,赞许。
葑:即芜菁,又叫蔓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从:听从。
《国风·唐风》为先秦时代唐国民歌,共12首:《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
有的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有的诗写征夫思家恋土,对战争的哀怨;有的诗记叙了奴隶终年的劳动生活,还有的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国风·唐风》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与灾难。这些诗都是有感而发,真挚坦率,质朴流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