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25篇《唐风 采苓》
【原文阅读】
采苓líng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wěi言,苟亦无信。舍旃zhān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fēng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译文参考】
攀山越岭采茯苓啊采茯苓,那苦人儿伫立在首阳山顶。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不要信啊没有一句是真情。干脆抛弃它们吧抛弃它们,切莫信以为真清者自然清。那些造谣生事的长舌妇们,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攀山越岭采苦菜啊采苦菜,那苦人儿寻到首阳山下来。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你不要自乱阵脚参与进来。轻轻拂去它们吧拂去它们,切莫信以为真真相终大白。那些流言蜚语的制造者们,一无所得枉费心思空挂怀!
攀山越岭采芜菁啊采芜菁,那苦人儿转到首阳山之东。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最好堵上自己耳朵不要听。不要太在意它们吧别在意,千万别听雨是雨听风是风。那些以造谣传谣为乐的人,能得到什么最终两手空空!
【字词注释】
(1)苓(líng):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毛传:“苓,大苦也。”沈括《梦溪笔谈》:“此乃黄药也。其味极苦,谓之大苦。”俞樾《群经评议》:“诗人盖托物以见意,苓之言怜也,苦之言苦也。”一说为莲。旧注或谓此苓为甘草。
(2)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3)为(wěi)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4)苟亦无信:不要轻信。苟,诚,确实。
(5)舍旃(zhān):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6)无然:不要以为然。然,是。
(7)胡:何,什么。
(8)苦:即所谓的苦菜,野生可食。
(9)无与:不要理会。与,许可,赞许。
(10)葑(fēng):即芜菁,又叫蔓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11)从:听从。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劝诫世人不要听信谗言的诗歌。此诗分三章,每章以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开篇。
第一章的“采苓采苓,首阳之颠”,第二章的“采苦采苦,首阳之下”,第三章的“采葑采葑,首阳之东”等等,都是用“先言他物”的手法以引起下文的。“苓”,一名黄药,又名大苦,叶似地黄。“苦”,是苦菜,亦作“荼”,似葵。“葑”,是芜菁,亦称蔓菁,俗称大头菜,根块肥大,可供蔬食。这三种植物,都是《诗经》时代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诗人用这三种习见之物以起兴,从而表达自己“人之为(伪)言”“苟亦无信”、“苟亦无与”、“苟亦无从”的理念。“无信”,是强调伪言内容的虚假;“无与”,是强调伪言蛊惑的不可置理;“无从”,是强调伪言的教唆不可信从。意思是说,首先要认识到它不可信,其次要不参与传播,第三要不能听信折磨自己。语意层层递进,从而强调伪言之伪。
接着诗人又用“舍旃舍旃”这个叠句,反复叮咛,进一步申述伪言的全不可靠,要舍弃它们,不要信以为真,因为这世道很复杂,人心不古比比皆是,三人成虎、众口烁金之事不绝如缕。至此,诗人所要申述的“人之为(伪)言”“无信”、“无与”、“无从”的理念已经阐述得淋漓尽致,无须再说了。
假若世人都能做到“无信”、“无与”、“无从”,那么伪言也就没有市场,制造伪言的人也无立足之地了。故此诗人在每章的结尾用“人之为言(伪言),胡得焉”以收束全诗,表明造谣者徒劳无功。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警示耳根子软的人。人容易听进别人的传言,甚至德行很好的人也容易产生这样一种偏差,这是一种较为普通的缺点。为什么呢?因为谗言或谣言往往好听,《小雅》里就有“盗言孔甘”的句子,意思就是盗言很甜,盗言就是谣言。《采苓》这首诗就是一种警醒,针砭那些耳根子软、容易听信谗言的人。
顺便说明一下,“首阳”这个山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伯夷、叔齐,因为他们两个反对周武王伐商纣,周朝得了天下之后,就在首阳山上采蕨,坚决不吃周朝的粮食,后来可是这个首阳山未必就是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因为在古典文献里,有五六处地点都叫首阳,甘肃省那一带也有。这首诗中的首阳山,学者一般都说是雷首山,在今天的山西省永济一代,这就跟“唐”接近了。
对于开头的“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也有学者说到首阳山采苓在古代本来就是一句瞎话,首阳山上并没有苓,就有点儿像大海里种田的意思。现在我们已经无法从字面上看出这一点了,但也许在古老的年代,采苓指瞎话这种说法传了很多年,到春秋时代,就有采诗官把它采集下来,也是可能的。
无论如何,这首诗就是告诫人,瞎话最好不要信!如果不信该多好哇,舍弃它不要信它,那么他人的瞎话谣言怎么会得逞呢!
【《采苓》学习的反思探讨】
关于这首诗,古代提出了一些有意思的说法,比如有人就说这诗针对的是晋献公,他听信骊姬的谣言害了自己的儿子。说到骊姬这个女人,她的人生就像一部阴谋教科书。因为她是晋献公的小妾,自己生了儿子以后,就要夺太子申生的地位,于是就用了各种各样卑鄙的手段,造了各种各样的谣言。她鼓动晋献公派太子申生带兵打仗,没想到太子申生打了胜仗立了功,而晋献公的心态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然后在骊姬的陷害下,针对申生的谗言愈加兴起、猖獗。最终申生被骊姬害死,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出逃,整个晋国到处都是谣言。
这首诗有可能作于那个时候,针砭晋国这种现实,它作为这样一首讽喻之诗是可能的,当然,因为诗篇本身没有显示这样的意思,所以这仍然是一个猜测,但它有可取之处。
总之,这首诗揭露了人性的一个弱点。人类的认知有很多局限,我们对事物往往听说的比实际看到的多,所以在听的时候就难免被人蒙骗,这实际上包括了读古书和平时做人。它告诉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头脑清明的状态,始终有点儿智慧,对一些言论,听了以后不要暴跳如雷,不要马上相信,而要三思而行、三听而行。这一点在现代还没有失去价值,听了这个劝告,我们不容易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茯苓,多孔菌科,又称“茯灵”,与灵芝皆为菌类植物。
茯苓其貌不扬,状如土豆甘薯,把它的表面切开,褐色的皮质下面是雪白的核。白色的茯苓叫云茯苓,是茯苓之上品。它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的树根上,明代名医贾九如说它“假松之真液而生,受松之灵气而结”。
茯苓内敛、不张扬,精华内蕴。《神农本草经》将之列为上品,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载有一百一十三张药方,用茯苓的就有四十多张。晋代陶弘景列之为上品仙药;就连被包裹在中间的那根树根,也被称为茯神木,是平肝安神的良药。
中国档案馆保存的慈禧太后内服的十三个长寿方子里,使用茯苓的占了近半;《红楼梦》中,广东官员不远千里送给贾府女眷滋补养颜的,就是茯苓霜;苏东坡还说常吃茯苓可以面若处子。茯苓饼、龟苓膏、茯苓霜……就连我们日常生活饮食,无声息间也都有茯苓的身影。
参考资料:
《一个人的草木诗经》,子梵梅,南海出版公司·新经典文化,2014年5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