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国学与传统文化
第三章    宣哥为民施仁政     人口普查开先河

第三章    宣哥为民施仁政     人口普查开先河

作者: 号出召力 | 来源:发表于2018-07-21 16:28 被阅读16次

      宣王这朝,认真践行勤政为民的宗旨,大兴水利,施行牧场轮牧,鼓励手工业者进城开业,修筑城墙工事,加强国防建设,不断提高文武百官的工资福利,同时,广开民意,畅通信访渠道,大力发扬政治民主,文化和社会事业也进一步发展,一时间全国歌舞升平,和谐繁荣。

      后来的史学家称为“宣王中兴”,比起不争气的厉王和做了亡国之君的幽王,宣王觉得这个荣誉还是物有所值,应该不算吹牛拍马。

      东南方面有个楚国,宣王私下称荆蛮,大概是国力较弱,幅员不及大周辽阔,虽然被宣王的爷爷的爷爷周天子封为子爵,但楚国人却一直和大周离心离德,在茶楼酒馆经常听到咒语大周江山的声音。

      楚王那丫也仗着交通不便,周王鞭长莫及,管不过来的具体情况,阳奉阴为。

      宣王在位的第四年,黄河发大水,黄河流域一片泽国,街道浸在水中达半月,污水横流,恶臭熏天。

      乡村四野,沟壑纵横,洪水泛滥,庄稼淹死,人民怨声载道。

      什么叫祸不单行?

      比如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是针对个人而言。

      那么,针对国家呢?

      比如,黄河、长江一起发大水!

      宣王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人民考验宣王的时候到了!

      上天考验宣王的时候到了!

      尤其长江流域,原来的楚国地带,由于统治和战略考虑,历来防洪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长江大堤年久失修,多处出现决口溃坝,人民受灾严重,死亡8000多人,18万头牲畜家禽。

      周宣王闻讯,三道圣旨批发下去,却不发一兵一卒,一浪一草,只是说:

      “要全力抗洪救灾,要以人民利益为重”。

      还厚着脸皮,极不厚道的拒绝他国伸出援手。

      还亲自站到长江大堤上,高呼口号,加油鼓劲。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大周人民”!

      参加抗洪抢险的大周将士,排成一排,站在长江两岸,对着滚滚长江,滔滔洪浪,振臂高呼:

      “人在堤在”!“堤在人在”!

      呼完口号,就撤军了。再换上另一批人再呼口号。

      这样一统计,起码上百万军队参加了抗洪救灾,白花花的救灾银子就落进了军队的腰包,落进了地方官的腰包,而长江大堤,而黄河大堤,决口依旧,溃坝依旧,洪水依旧,而百姓,受灾依旧,受苦依旧。

      不过,是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长江、黄河似乎几千年来没有逃出“修了垮,垮了修”的命运!

      因此,两河流域人民也就没有逃出“坏了好,好了坏”的生存命运!

      经此大灾难,宣王的威望急剧下降。

      楚王以需要赈灾救济的理由,干脆极少承担周王室的职贡义务。

      大周采取抑制楚国发展的政策,这是有政治考虑的。

      首先,楚国据长江天险,航运发达,历来易守难攻,地理位置优越。

      其次,楚国雄霸南方,周边没有与其抗衡的国家。

      楚国,又称荆、荆楚、楚荆,中国历史商朝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公元前223年灭于秦国。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江西、重庆、贵州、山东、广东部分地方。

      各位大虾看看她这个疆域,已经秒杀三观了。

      不自立为王就是给宣王面子了。

      另外,这么宽广的疆域,这领域不是后代大半个中国吗?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后代不是说九省通衢吗?这么丰富的特产,后代不是有南水北调吗?这么智慧的人民,后代不是有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吗?为什么不独立!?

      为什么不独立?!

      为什么不独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既然不立国,说明楚王好无能,政府好腐败,人民好无奈。

      所谓教会徒弟,师傅讨口要饭。

      传说猫是老虎的师傅,吹拉弹唱、煎炒焖炸的生存生活技能课程刚上完,老虎没沉住气,扑向了猫,猫大惊失色,保命要紧,仓皇逃窜,向树顶窜去,躲避在树梢上,老虎没有上爬树课,自然不知怎样爬树。猫幸运地活下来了,不然我后世的人们是看不到猫这个温顺聪明的小动物的。

      有田有地不怕你,出了问题要找你,胆子大了要骂你。

      这些情况虽然在其他诸侯小国中普遍存在,宣王也知道这是分封制度的缺陷,但形势乐观,没有反心,大不了就是群体性事件。何况那些很多是儿子、孙子、舅子等亲戚,其他的也是功臣、元勋、降国等或者他们的儿子、孙子、舅子老俵等,所以,都是裙带关系。

      如果你是周宣王,难道你就允许一个享受特殊照顾政策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省一级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吗?

      尾大不掉是真理。天下未乱楚先乱,天下未亡楚先亡。这几句治理天下的名言,宣王在心里默默背了很多遍,下意识里,他还把楚国当成了敌人。出于稳固政权的需要,宣王也需要楚王这个敌人。需要楚国这个敌国。

      直接说吧,宣王需要发动战争来冲抵国内人民群众和官府的对立,转移政权体系内正统派和反对派之间的矛盾。

      宣王需要战争来体现他的丰功伟绩!

      总体来说,大周对楚国国君是整治性歧视的。

      既然爹不亲,娘不爱,不如干脆自己单干,称王算了。

      于是,自己建立了军队,向其他国家派出了大使,交换国书。

      显然,惹怒了大周。大周以楚国君主僭越称王,犯了颠覆国家政权罪,因而楚国屡次招致周王室的讨伐。

      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八月,周宣王派元老级重臣方叔为将,率兵车三千进攻楚国,大获全胜。

      方叔,性别听称呼大家也知道是男的了,出生地,河南省洛阳市。

      父母出生地,不知道,不过那里不填籍贯这栏。

      职位,三军或者六军总司令,那时没有空军,勉强算得上的就是鸽子,飞鸽传书嘛。

      那里没有海军,长江、黄河里有水军的哈,原理应该和海里差不多的。

      方叔是周宣王时的公务员,正国级党和国家领导人,我大西周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久经考验的官僚阶级革命战士。

      方叔先后奉命征伐淮夷,击退北方少数民族猃狁的侵扰,又率兵车三千讨伐不听号令的楚国,建立了赫赫功勋,使衰落的西周王朝出现了中兴的曙光。为周室中兴一大功臣,名望如日中天。

      因此,后来凡是姓方的人,在自己的族谱中都在其中注明:“周大夫方叔之后”。所以,穷居闹世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方叔叔死了2000多年了,还有人认为他是自己户口本上的人,这个难题怎么破,着实考验户籍民警的业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了。

      关于那场一战成名的战争,在《诗经》中也有记载,这或许说明,那场战争不仅发生过,还真是打赢了,打出了斗志昂扬,打出了国运昌盛,打出了国家富强,打出了“宣王中兴”。所以,一国无战,未必是好事。

      当今世界风起云涌,波诡云阙,美国大帝到处教训兄弟伙,让世界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而自己天天想着上天的事,国家富了,不与民争利,人民自然就拥护了。美联邦政府掌握强大军队,尖端武器,谁反得了,群众上街游行,不过是小朋友春游,只要班主任选好了,学生闹事,终究乱不到那里去!

      说远了,说回来。

      在《诗经·小雅·采芑》中说:“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

      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说:方叔发挥高超的领导艺术和军事指挥艺术,在对楚国反击自卫还击战中,表现出色,立下赫赫战功,打败了楚王,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个评价真是够高的,不知道方叔九泉之下,有没有脸红。

      实话说,大西周在这场战争中,存在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嫌疑。这是另外话题,以后去说它。

      周宣王为了表彰方叔的功劳,赐方叔食邑于洛邑,就是在开表彰大会的时候,奖品是发了一个地级市给方叔,地点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

      你说现在洛阳市的GDP是多少,财政税收是多少?

      出手这么大方,不愧是一国之君。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么大方的哈?!

      三国时魏国曹操的儿子曹植在 《求自试表》:“以方叔、邵虎之臣,镇卫四境,为国爪牙者,可谓当矣。”

      此话意思是说:派方叔、邵虎统领军事、政法系统,真是用人有方,人人尽其才,用人得当。

      据推算,周宣王此次伐楚动用军队多达三万六千人。晋穆侯墓所出土的楚公逆编钟,应在此战作为战利品被周宣王获得后转赠与晋穆侯。

      经过一系列战争,西周的疆域以及国家声望得到大幅扩大。

      真正地大物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拥有很高的国际威望,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真是牛逼惨了!

      正当宣王有点沾沾自喜的时候,准备命令国史馆为自己编写选集的时候,姜戎那丫却突然闹起事来,宣王平时还有点提防周公、召公,没想远在千里之外的姜戎那丫不耿直,平时装好人,关键时刻就开小车,不听话了。

      宣王本想一展雄姿,三两下解决了姜戎那丫,没想那丫是个亡命之徒,带人往死里整。

      连鬼都怕不要命的。宣王损兵折将,旗开大败,在朝野上下,很是没有脸面。

      于是决定在太原及周边实施军事管制,紧急进行人口普查和家庭财产普查,命令全民皆兵,全部财产都充作战备物资,准备择时打响剿匪战,叫姜戎那丫或者人头落地,或者低头认罪,让他写五遍检讨书,最后王恩浩荡,原则同意他到西域长期考察,拖死那丫。

      四十年,周宣王太原料民完毕,回到西周国都丰镐,准备稍作休整后,再上火线冲杀。

      这个时候出事了。周宣王可以没心没肺,但手下总还是有两个股肱之臣的。

      第一个是仲山父。

      他泪流满面地对周宣王道:陛下,民不可料!

      周宣王道:为何?

      仲山父道:有三弊。一,如此料民,则各诸侯必知王室空虚,从而助长异心。二,陛下如此作践民命,又何能忍之?己之心,人之心,陛下难道就无一点同情和怜悯吗?而从此之后,天下百姓又将如何看待陛下?恐怕再难找到归顺和忠诚,只有恐惧和仇恨了。三,千亩之败源于我们讨伐,此事宜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至少需稍待冷却,陛下如此急于报复,姜戎必大惊,倾全国之力抗拒,如此无论胜败,对大周王朝岂不都是雪上加霜?

      后来人将这件事叫做“太原料民”,现在来看,这件事还是不要提的好。必竟效果并不是宣王想象的那么好。

      宣王料民太原的必要性,左相伯牙力主施行,他分析奏道:

      在经济方面,先尊厉王时期,百姓为了躲避税收的剥削,渐渐地开辟私田,于是先厉王首开废井田、履亩而税的先例,百姓心生不满,厉王便任用巫师卫校,令他侦察指责者,随时告发并逮捕杀戮,最后国人暴动,将厉王驱逐到彘邑。

      因为这样,尊宣王是在小农遍布的封建社会状况下逐渐实行革新的,而经济是国家发展至重要的因素,所以户籍登记造册是佂税徭役的基础条件。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宣王您开拓创新,威加四方,前期陆续派遣大军,对周边屡起叛乱和进犯的戎狄蛮夷大举用兵。希望通过料民征集军队。

      第三,从当前社会环境上看,尊宣王中兴后,外部征战屡败,受到周边国家的轻视;内部经济制度发生变革,革新务实派与墨守成规集团两种势力势均力敌,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国家变成自己理想的样子。我们当前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老百姓仍然重视农业,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尊宣王前年废除了籍礼,突显出革新派想彻底地改革的愿望,但是,这种做法必定会激起民众与守旧派的不满。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内忧外患的时期,让国家的综合国力快速增长是迫切的,而料民是能实现这个目标的。

      伯牙一番义正辞严的演讲,情真意切,一片忠诚赤子之心辉煌可见。宣王听得激情澎湃,十分同感,手捋须髯,目光如炬,仿佛倾刻间即可踏平诸侯争霸天下之势,举手间就能提高民生福址美好愿境之伟大构想。

      此处不表,且听下回分解。

      【请移步下一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章    宣哥为民施仁政     人口普查开先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ih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