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问我,
计算需要保额的时候,要不要考虑通货膨胀。
可以啊朋友们,越来越有金融思维了。
今天就来说说通货膨胀和保单缩水的问题。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保险公司设计产品的时候,已经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了。
1、保险公司没坑你:
保险产品定价时已经考虑了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就是钱变毛了,不值钱了,购买力下降了。
今天一个人问你借1万,约定10年后还给你1万,你干不干?
反正我不干,我又不傻:
现在1万元能买到的东西和10年后能一样吗?
钱的实际价值变了。
那我们会怎么办呢?约定一个利息率。
你要借1万,一年后还我1.05万,利息率5%。
你要一年后还1万,那现在就只借给你9523,利息率还是5%。
不信你算一算。
这是我们惯常应对通货膨胀的方式,要利息。
通过要利息,你完成了对通货膨胀的预先处理。
现在,保险公司变成了刚才借钱的人。
假设不同年龄的人发病率相同,那么你买长期重疾,交保费就相当于保险公司借你的钱,赔款就相当于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还你。
问题来了,
5年后赔你50万,和10年后你50万,
现在要交的保费是一样的吗?
简单算一笔账:
5年后的50万,等值到现在是:
而10年后的50万,等值到现在是:
r就是利率。
显然,即便不同年龄的发病率相同,你要交的保费也不同,就是因为利率存在。
好了,上面这个过程就是我无限简化的、精算师在计算保费的过程。
虽然看起来,不论你什么时候得病,保险公司都赔你50万;但实际上,不同年限的50万,你付出的成本是不同的,这样就在无形中为你考虑了钱的时间价值、化解通货膨胀。
看到了吧,你的钱放在保险公司,也在增值,也给你算了利率。
这个利率,就是我们之前谈过很多次的,保单的预定利率。
对于长期重疾险来说,预定利率通常在3.5%,也有一些公司是2.5%。
有人可能觉得3.5%或者2.5%很低,但是你拉长到20年、30年甚至50年的长度来看,维持在3.5%的水平相当不易。
银行活期已经掉到多少了?
债券呢?
换句话说,精算师在计算保费时考虑了,这方面真没没坑你。
2、你交的保费也受通货膨胀影响
很多人担心通货膨胀是担心到时候保额缩水。
20年后的50万还能干啥?
然后现在每年还交这么多钱。。。
说实话,我非常理解这种“钱白交了”的感觉。
但是朋友!
保额会缩水,你的保费也会变便宜!
有个朋友就深有感触地跟我说,
十五年前买了套房,那个时候每个月月供1500左右,他的工资才2000不到,一想到这样的日子要过30年,分分钟想上吊。
转眼到了现在,大声告诉我,
1500还是个事儿吗?
通货膨胀这个东西很公平,一视同仁地作用在各种“钱”上。如果你担心保额缩水,那么至少,你的保费压力也会随之减轻不少。
3、不要过分夸大通货膨胀
聊两句经济学。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比如货币超发,比如需求拉动。
前一种,很多朋友们都熟悉了,最常见的就是说“又放水了”,当然有很多戏谑的口吻和玩笑话。
不过要提醒的是,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动需求的强劲,而需求的强劲必然带来物价增长,一个经济体在增长的时候是无法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的。
过去三十年高速发展,通货膨胀不低,但工资也涨了不少不是?从这个角度看,通货膨胀倒有点像是副产物。
以后呢?经济发展降速已经成为新常态,我们也可以对通货膨胀适度乐观。
4、一点建议
担心通货膨胀,主要是担心保额缩水。
很正常的担忧,加保就可以了嘛。
好产品会越来越多,一次也不用买太多,适时补充、适时加保。
加50万有压力就先加30万,加终身有压力就加定期,你都知道不够、知道自己需要,那还等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