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篇文章,说苏东坡是一千年前的“瑜伽达人”,吃了一鲸,有木有搞错!
苏东坡,北宋首屈一指的大文豪,以其豪放的诗词、洒脱人格魅力深受大家欢迎。俯仰无愧于天地,扪心无愧于百姓和自己,他一生用诗文抒胸臆,融儒释道为一体,书画金石无所不通,可谓“文星旷世,曜耀寰中”。
苏轼虽然屡遭贬谪,颠沛流离,政治上不如意,大起大落,但是活得通达明白,随遇而安,品尽天下美食,游遍大好河山,死后千年仍得到世人的赞誉。
说苏轼练瑜伽的是大名鼎鼎的林语堂。林语堂先生用了三年时间写了《苏东坡传》,在序言里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着,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别的都可以理解,唯独“瑜伽修行者”让人觉得诡异。大家能想象一下,弹铜琵琶,打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练瑜伽的样子吗?感觉怪怪的吧……
大名鼎鼎的林语堂还能搞错吗?《苏东坡传》专门有一节《瑜伽与炼丹》,就讲了这苏东坡练瑜伽和炼丹的事。
炼丹之事不用多说,是有实锤的:
苏东坡同时给武昌太守写信,向他请教炼朱砂的方子。在他写的一首诗里,他说在临皋堂里已经辟室一间,设有炉火,以备炼丹之用。——《苏东坡传》
毕竟炼丹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秦始皇时代就已经很发达了。
可是,瑜伽就不好说了,林语堂说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自幼多病,身体素质不太好,后来跟着道士学瑜伽,结果身体变好了。于是,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的苏轼也开始跟道士修炼瑜伽术……咦?为什么要跟道士学瑜伽?林语堂的理由是,中国道家吸收了印度瑜伽术的功夫和理论,所以道家的静坐、内观、冥思、控制呼吸等等修行方法都是瑜伽术。
中国的修炼者不知道那是瑜珈,称之为“打坐”,或“静坐”、“内省”、“冥思”。
若说,佛教的打坐与瑜伽术同源,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二者都是源于印度的。但是说道教的打坐也源于瑜伽就不敢苟同了。林语堂的理由是除了印度瑜伽,没有哪个宗教如此重视身体的修炼。可是,道教与中医一脉相承,不仅追求精神自由,更追求白日飞升。道教的养生术可是牛得一批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的人们闲来无事追求长生不老的热情都是一样的。
道教的内丹術打坐修行,是通过意念导引,先舒通人之主脉,曰“任督二脉”(任脉,为全身阴脉之海,是人全身阴脉之总汇;督脉,是阳脉之海,是人全身阳脉之总汇),通过阴阳主脉相通的带动,从而打通身体的十二正经,进一步舒通奇经八脉,再进一步是打通全身的络脉,最后使全身经络血脉皆通。
道教内丹術的修行心法,第一步是要“点火”(其不传之秘是在哪里点火?),所谓点火,就是“开始启动”,一切修行始于此处。第二步曰“筑基”,就是打基础,万丈高楼地基至关重要,且需一个过程,曰“百日筑基”。第三步,上行督脉,其间有曰“河车自转”,有过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有气归“泥丸宫”,最后凝聚于印堂两眉之间。第四部,曰“过鹊桥”,即气脉从督脉过渡到任脉的过程。第五步,是下行任脉,有所谓“下十二重楼”、“入絳宫”,还需“入黄庭”,然后气归源点,再导入会阴,最后气血归元,凝聚成“金丹大药”,功毕。
你要说道教吸收了瑜伽术,那么老子化胡又怎么解释呢? 我并不认为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点化了释迦牟尼,只是觉得打坐冥想并不是瑜伽的专利。中医和道教自有一套与身体对话的修行方式。
我们再来看看苏轼是怎么修炼的:
每夜以子后披衣起,面东或南,盘足叩齿三十六通。握固闭息,内观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次想心为赤火,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惟出入均调,即以舌接唇齿,内外漱炼精液,未得咽。复前法闭息内观。纳心丹田,调息漱津,皆依前法。如此者三。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以气进入丹田。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然有声。径入丹田,又依前法为之。凡九闭息三咽津而止。然后以左右手热摩两脚心,及脐下腰脊问,皆令热彻。次以两手摩熨眼面耳项,皆令极热。仍案捉鼻梁左右五七下。梳头百余梳而卧,熟寝至明。
五行对应五色和五脏,这不是妥妥的中国特色吗?连林语堂都觉得继续让瑜伽背锅有点说不过去了,于是说“苏东坡赋给了瑜珈几项中国要素”。还是觉得牵强附会,盲修瞎练容易走火入魔呀,苏东坡再厉害也得听行家的,这多半是道士师父教给苏东坡的,怎么就成了苏东坡赋予瑜伽的中国要素呢?明明人家本来学的就是道教的修行功夫。
林语堂也承认“道家之特点在于重视自然的冥想沉思,重视由清心寡欲以求心神的宁静,尤其重视由修炼以求长生不老。在庄子《南华经》(《庄子》)里,我们发现有几个词语,劝人凝神沉思,甚至于凝思内观。”但是,忽然觉得走偏了,马上又说“这显然是印度教的特性”,然后说是三、四世纪的人篡改了南华经。林语堂先生非要这么认为别人也没办法啊,按照他这个逻辑,是不是《道德经》(《老子》——也是后人篡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