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傅雷家书》

作者: 1993eff64fbf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22:30 被阅读55次

    电影卡快过期的时候去网上商城逛了逛,买了几本书,就包括这本《傅雷家书》。

    书到的时候是2019年5月25号,周六,中午做了几样小菜,睡了个午觉,然后翻开了这本书。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中学课本上,那时只读了其中一封信就喜欢上了,如今再读依然感触颇多,而读一篇文章同读一本书的感受又是截然不同的,遂决定把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算是读后感,亦是自省之作。

    序言中傅雷先生讲到了他对于子女教育的一些看法,这也是贯穿本书的一大主旨。

    “第一,把人格看作主要,把知识与技术的传授看作次要。第二,把艺术教育只当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第三,既以音乐教育而论,也决不能仅仅培养音乐一门,需要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为基础。”

    这几点与小时候母亲对我的教育方式是有共通之处的,她从不会为了考试没考好罚我,只关注我是否干了错事是否在学校欺负同学,是否有不合礼法不得体的行为,对老师长辈是否尊敬对他人是否存有包容之心,做人是唯一的评判标准。那时我是特别怕母亲的,她和傅雷先生一样很严厉,原则上的事情从不妥协,如今回想起来,我仍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与母亲的教导密不可分,品德高尚算不上,辨是非明善恶的能力是有的。

    而在为人处事之外,母亲很少干涉我其他的事情。年少的时候除了课业之外,我喜欢看看杂书,大到经史典籍各国名著小到武侠小说各类杂志,也时常习字作画吹笛编草捕鸟玩雪,也会和很多同性异性的玩伴一起去外面疯,做很多所谓玩物丧志的事情,只在考试临近母亲才会提醒几句,从小到大在我买书这件事上也少有苛责。所幸的是我没有在学业上丢人,也稍稍丰富了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外能保守本心,独处亦不会惶惶不安,这也算得上是全面教育了吧。

    同时,父亲在我的成长中又扮演了另一个角色,他很宠爱我,从来没有斥责过我,但是母亲责罚我的时候他又不会说情护我,事后会理性地同我讲一些道理,这点就很难得了。印象中的他是个乐天派,也有一些大男子主义,给人的感觉是很安全,有他在一切都不是问题,虽然有时候会有些固执,但总相信他能解决的。

    记得高考前一段时间,我口腔溃疡犯了,许是因为压力太大的缘故,父亲来学校给我送药,谈了很多,临走的时候在教室门口,指着诸葛亮的那句名言挂画,念给我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要做到这个就好了。”他不是一个读书很多的人,也许只是恰好教室门口挂了这副名言,但那个时候我听进去了,也对父亲肃然起敬。我以后所有走过的道路都有父亲的影响,他教会了我乐观豁达、坚毅不屈,他很多时候更像一盏灯,虽没有指明方向,却照亮了我脚下正在走的路。而读这本家书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傅雷先生同我的父亲一样,是儿子前进道路上的坚强后盾。

    我一直对很多事情的都抱有好奇之心,会去尝试不同的兴趣爱好与生活方式,然后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父母会给一些建议,也会尊重我的选择,给予我物质与精神上的莫大支持。这一点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里相当难得,与我同龄的很多孩子的父母要么忙的没有空管孩子,要么事事都要孩子按着父母的方式来,所以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幸运的,因而常怀感恩之心。

    当然,傅雷先生也提到他的教育方式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而且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他的方式,我亦是同意的。正值结婚生子的当口,我有时也会思考一些关于往后子女的教育问题,也会同朋友交流一二,大概就是健全的人格最为重要,然后不过多干涉孩子的初心,至于往后的发展随着成长慢慢引导,方向正确即可。

    初读《傅雷家书》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对傅雷傅聪的印象很不好,它更像是来自父母单方面连篇累牍的唠叨,唠叨很多孩子早已听腻了的道理,甚至有的人觉得无聊读不下去。儿子给父亲的回信也很少,往往是父亲催了好多遍才回一封,在外求学也很少回家,会让人觉得有那么点薄情不孝。而对于傅雷的次子傅敏(也是本书的编纂者),信中提到的很少,也没有收录给这个儿子的信,难免让人产生偏爱之嫌。

    带着这份疑虑我去查阅了一些资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下,能保存下来这么多书信已是极为不易,傅聪给父亲和弟弟的回信、傅雷给傅敏的家信多已销毁,仅存的几封傅敏先生不愿公开。而囿于当时整个东亚的局势(书中亦提到),作为艺术家的傅聪先生只能在海外漂泊数十年,但是对中国文化亦颇为关注和推崇。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看了不少评论,褒贬不一。可见我们不能以一己之见妄下定论,很多事情往往存在不可知的一面,善恶是非不能轻易决断。

    我也经常同好友探讨这个问题,我相信人性本善,任何事情我首先都是站在善意的角度去考量, 然后发现世人诸事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嘛,正如佛所说的“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好友亦说:“我也相信人性本善,所以在不了解一个人时,我会尽力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无论结果证明是对是错都改变不了这个善意的初衷,哪怕受到伤害也不会因此就对后来的人恶意相加。”同时,她又说:“我也会保护自己,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尽力不偏听偏信,有时候天真和愚蠢只有一线之隔,而后者不值得同情。”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觉得这种亲人或是朋友之间的絮絮叨叨真好,虽相隔千里,却有另一个愿意听你诉说陪你走过漫漫人生路的灵魂,真好。所以再看这本《傅雷家书》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觉得无聊,反倒感觉特别幸福,放下的书的时候给父母朋友打个电话聊上几句,真好。

    又一想,过去的书信大概跟现在的手机、微信一样吧,所谓“家书抵万金”,好多天不给家里打电话确实不好,所以傅雷先生催儿子回信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正是因为过去通讯不发达,信件的传递又很久,所以有些感情才显得弥足珍贵,离别也才会显得那么难过,也许很多时候离别就真成了永别(傅雷先生去世的时候傅聪并不在身边)。傅雷先生信中的那句“对别人同情之前,对父母先同情一下吧”长久地烙印在我的心里,甚至有些沉重。

    细读《傅雷家书》不难发现傅雷先生在教育、艺术、文学、做人等方面都给了人极大的启发,可谓是“在艺术中谈论人生,在人生中谈论艺术”,让人受益匪浅。

    谈到艺术,他说:“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瑕,指清新,而且还指‘爱’!”

    作为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傅雷先生对艺术的理解相当透彻,然而他所谈的艺术不仅仅是从学问的研究中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中来,他认为艺术家应当比一般人更真诚、敏感、虚心、勇敢、坚忍,只有建立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能容下广大的艺术天地,接受变化无穷的形与色。

    我虽然是个外行,读了这些却对艺术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同时也折服于傅雷先生的才情与学识。一个人的魅力大抵在于此,有渊博的学识、谦逊的态度、丰富的人生阅历,还能保持纯真,不俗。

    谈到中国的艺术,他又说:“中国艺术最大的特色,从诗歌到绘画到戏剧,都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怨、雍容有度,讲究典雅、自然,反对装腔作势和过火的恶趣,反对无目的的炫耀技巧。而这也是世界一切高级艺术共同的准则。”

    他认为理想的艺术总是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风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势所必然的境界。这一点也与我一直追求的写文章的境界相通。我以为一位好作家的厉害之处在于,能用最恰当的语言把你心中所想表达出来,所以好多读者才会有恍然大悟感同身受相见恨晚之感。

    同时,傅雷先生在信中也解答了我的一个疑惑:为什么我一看类似巴尔扎克这种外国文学巨匠的书就会昏昏欲睡?以前我也认识到是文化差异,可究竟是怎么个差异法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只是觉得西方文学俄国文学极其罗里吧嗦,常有废话连篇之感,难以坚持读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傅雷先生说:“他们(指西方人)刻画心理及描写感情的时候,有些曲折和细腻的地方,复杂繁琐,简直与我们格格不入。我们对人生琐事往往有许多是认为不值一提而省略的,有许多只是罗列事实而不加分析的;如果要写情就用诗人的态度来写,西方作家却多半用科学家的态度、历史学家的态度(特别像巴尔扎克),像解剖昆虫一般。译的人固然懂了,也感觉到它的特色、妙处,可是要叫思想方式完全不一样的读者领会就难了。思想方式反映整个的人生观、宇宙观,和几千年文化的发展,怎能一下子就和另一民族的思想沟通呢?”

    读到这里我恍然大悟,不再执着于读不下去一两部文学名著的自我怨怼,也会有一点点后悔没有学好外语,翻译的东西在语感上总是差了那么一点意味。

    当然书中谈到的很多艺术、音乐、文学更深层次的东西,我亦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不过认识、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正如信中所说:“‘学然后知不足’,只有不学无术或是浅尝即止的人才会自大自满。”傅雷先生的艺术、人生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这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那天翻看15年至今写的所有文章、随笔、日记,发现心境变化好大,好友也说她能感受到以前的我更从容潇洒一些。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顾虑变多了吧,以前的我很能感受到光阴流逝的那种奇妙感觉,现在面对光阴流逝我好像会感到恐惧,越来越难认清自己的本心。不过回想一下,之前写那些文字的时候心中有苦闷,现在还是有苦闷,好像一直都是这样,尽管有时候会有那么点更喜欢过去的自己。之前和师兄谈话,也聊到我的状态,属于阶段性的好好坏坏起起伏伏,近似傅雷先生所说的“高潮”、“低潮”吧,只不过我很难保持心态平和,得意时容易忘形,低潮时常常自闭,看来我仍是做不到父亲期许的那样——淡泊、宁静。

    关于苦闷和矛盾,傅雷先生在信中的另一段话也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你解决矛盾,解决一次矛盾即往前迈进一步。到晚年矛盾减少,即是生命将要告终的表现。没有矛盾的一片恬静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真正实现的话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凭了修养的功夫所能达到的和平恬静只是极短暂的,比如浪潮的尖峰,一刹那就要过去的。或者理想的平和恬静乃是微波荡漾,有矛盾而不太尖锐,而且随时能解决的那种精神修养,可决非一泓死水:一泓死水有什么可羡呢?我觉得倘若苦闷而不致陷入悲观厌世,有矛盾而能解决(至少在理论上认识上得到一个总结),那么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而导致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变做游戏人生的态度。……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

    读到这里,我想起很早之前读过的叔本华:“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就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越来越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记得好友曾跟我说她喜欢苏轼,喜欢他旷达的人生态度。苏轼一生都在宦海浮沉中度过,年少轻狂的时候也是无知者无畏,乌台诗案后整个人都消沉了,但是他慢慢调整,意识到自己身为兄长、身为朋友、身为丈夫父亲以及身为一方之官的责任,所以刻意地调整自己,一直与消极的自己作斗争,到最后真的就进入了无我相无众生相的境界。到了晚年,外界或好或坏的境遇已经不太能影响到他的心境,那是一种真正洒脱,真正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状态。好友说这是她所追求的方向,希望我也能如此。

    年轻时我们所说的“从容潇洒”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纯粹,后来经历了世事沉浮,从苦闷与矛盾中修炼出来(或是正在修炼)的“从容潇洒”愈发难得。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虽然大多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依然值得我们时刻警醒自己。

    比如:“一个人往往对有在手头的东西不知珍惜,直到要失去了的时候再去后悔!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不能因为是人之常情而宽恕我们自己的这种愚蠢,不想法去改正。”又比如:“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再如:“忠言逆耳,但必须出以一百二十分柔和的态度,对方才能接受。”

    关于婚姻:“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一边学一边过的,从来没有一个人具备了所有的(理论上的)条件才结婚,才生儿育女的。”对于终身伴侣的要求,傅雷先生认为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成功的婚姻不仅对当事人是莫大的幸福,而且温暖的光和无穷的诗意一直照射到、渗透入双方的家庭。”

    最后这部分的信件能看出当时中国的社会大环境对傅雷先生造成了一些影响,身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有意无意中会想到自己故去之后的事,对孩子仍不放心。

    隐隐也会觉得傅雷先生对儿子的关爱似乎太过了一些,尤其是后面儿子已是而立之年又结婚生子,还在事无巨细地操心。爱是好的,过分的爱就会让人有压迫感了,倘若我是当事人,定是受不了有这样一个长辈的。我一方面会羡慕傅聪有这样一位名望、学识、德行皆上等的父亲,一方面也会感到害怕。

    放在现代,这种过多干扰子女生活的做法更加让人无法认同。以前(大概是上学或是刚工作那会儿)我也喜欢把自己的近况事无巨细地报告给父母,父母也习惯了随时知道我的情况。可是到后来我越来越感到这种做法无形中给了我很大压力,一方面时代观念的差异导致父辈不太理解年轻人的很多想法;另一方面,你的一丁点儿心情不愉快、状态不好在父母那里都会放大数倍,他们会担心会更想知道你的状态,通过一系列规劝、安慰的方式来爱你,无形中会把本来很小的事情放大,本来可以自我很快消化掉的东西又摆到了台面上来,如此又加深了自我的迷惘与烦闷。所以有时候爱的太满也不是什么好事,即使初衷是好的。

    同时,每个人都需要一点“慎独”的时间,用来思考、审视自我,把太多的时间花在社交上非明智之举,无论是和父母亲人、朋友还是爱人。交流沟通是必要,但也应有个度。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亲情、友情、爱情并非生活的全部,还可以有理想、信仰,适时地自我愉悦也是种美妙的感受。

    “萧然意远,旷达恬静,不滞于物,不凝于心。”

    后半部分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句话,也是傅雷先生从小到大常对儿子说的重点——情感与理性的平衡之道,不单单指音乐,也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

    不过矛盾的是,傅雷先生常常劝儿子练琴的时候不要每次都注入大量的感情,会很伤,吃不住,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呢?重情、细腻、敏感(这也是造成他结局悲剧的一大原因)。感情的收放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也是那种感情很丰富的人,看书写作的时候容易把自己陷进去,生活中面对诸多人和事亦很难做到超然物外,放不下的东西太多,常常让自己很心累,有时候要学会去割舍一些。

    尾声

    2019年6月6日,晚。

    合上《傅雷家书》的时候,心情说不上好坏,好像结束了一场旅行生活又归于平静,途中的形形色色已离我远去,好像又觉得人生的下一场旅行刚刚开始……

    好友曾问我:“什么书能让人了解自己?”

    我告诉她:“适合自己的书,自己喜欢的书,就能让你更了解自己,因为你会为了这种书去认真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了解自己的过程,但是这个思考是以结合现实为前提的。”

    所以我不评论《傅雷家书》这本书的好坏,只谈了谈自己的感想。

    另外,每一个人看同一本书的感受不同,正如那句话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阅历(包括人生成长阅历,以及阅读的经历)使不同的人在看书时候的关注点就不一样了,感受自然不同。情感上面的不同与人生成长阅历相关,书籍本身所涉及的知识点关注不同与阅读经历有关。所以重要的不是书本身,而在于读者思考的方式,书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心境下,读出的东西也会千差万别。

    还有,如果能做到任何时候抽个空都能投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且能快速切换两个世界,就很厉害了。

    自勉。

    ——完成于2019年6月11日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傅雷家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ymw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