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不知道为什么叫“正面”,难道是当着面?看完书,我才理解,原来是“负面”的反义,积极正面,不惩罚不娇纵,和善而坚定。
难免,孩子没有办法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事,也没有办法如大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和交流,因为孩子不懂得表达他们的所需。
我们的目的,无非是让孩子朝“对”的方向去走,而往往事与愿违。
01.家长的本意
孩子做错事,我最擅长羞辱。比如,孩子偷买学校门口零食店里的垃圾食品,吃得嘴唇通红又外翻。这时,我会在家人面前说,看,这个香肠嘴!吃得像个猪八戒!
其实,我的本意是希望他知道学校外面的零食不健康,不要去吃,就吃家里费尽心思做的健康食品好了。
可是,我的劝告似乎不起作用,孩子一而再地范同样的错误,让我苦恼不已。
书里说,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
我们怕,怕给孩子感觉好了,是鼓励他的坏行为,他会变本加厉。然而事实是,不管对于大人还是小孩,只有感觉好了,才能更好的改变。
刚刚发生在我女儿身上一件事,着实有趣。
睡得不够爽的她起来很大的“起床气”,我抱着还是哇哇地假哭,不带眼泪。于是,我故意和她爸对话:
明天啊,我们要去找思睿姐姐(女儿最喜欢的姐姐),可是爱哭的小孩是不可以去的哟,对不对呀,爸爸?
对呀!
没想到,一说完,女儿哭得更凶了,眼泪哗啦就出来了。
后来,智慧的爸爸说:
我们要去找思睿姐姐,肯定要带上宝贝啦!
哭了还能去吗?(我问)
当然可以啦!
这会女儿破涕为笑,说要擦擦鼻涕,答应去吃饭,好可以明天去找她亲爱的姐姐了。
果然,还是要让孩子首先感觉好,然后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想让孩子改变才是轻而易举的。
02.值得一提的暂停
去年,全职带娃的我是情绪最不稳定的一年,拿出衣架打了女儿几次,甚至把两岁的她关在门外,大吼“不要你了”……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着实可怕。现在的我会尝试着自己给自己喊暂停,不让“爬行脑”占上风而理性尽失。
孩子会哭着要抱抱。抱抱,让两个人很快平静下来,这时我们再来“复盘”刚刚发生的事情。
03.有趣的出生顺序
看到这个章节,自然而然地让我联想起身边有多个兄弟姐妹的家庭,包括我自己。
001.我的兄弟姐妹
我家有四兄妹,我姐、我哥、我和我弟,两男两女。姐姐是排行最大的女生,哥哥是排行第一的男生,两人的确都比较能承担,我姐属于完美型,事事追求完美;我哥能做成很多事,自己创业,养一大家子,还要兼顾我这个小妹,深为大家所称赞。接下来是我和我弟,比较不敢承担责任,做事迟疑不决,相当前两个,属“享乐派”。
小时候,我姐特别招大家喜欢,因为她特别勤快,打扫卫生做起家务,又快又好;在学校,一年级开始她就能写出清秀端庄的字体,为老师所喜爱。我就是那个比较受忽略的对象,直至今日,我姐最擅长的事对于我来说,差不多就好了。
小时候常听父母对外说,如果我这个老三是男的,就不会再有后面的小弟了,这个估计也形成了我的“低价值感”以及讨好型人格。
002.我和我哥的执教风格
我哥自己创办了一个培训学校,周末和寒暑假我也会去上课。
前几天,他带领孩子们去平安公司写春联,年年如此。这种大型活动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作为老三的我擅长和学生家长们交流孩子的内心成长以及教育环境,因为我认为成绩是和这些分不开的。
04.本书精彩之处
这本书的特色是:
001.多种方式耐心地、反复地强调核心,毕竟很多完全不同的思想不是一次性就能为父母们所接受。
002.每个章节后面有“回顾”、“正面管教工具”、“问题”,更好地学习本章节的重点。
003.本书的附录,如何“发起一个正面管教学习小组”,通过“同伴辅导”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附加价值。
05.我的践行清单
初读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知识点尚待消化;同时,我的小孩未满三周,以致于我只详细看了感兴趣的内容,诸如“家庭会议”尚未用得上的工具,还待日后携带问题来学习。我现在的践行清单如下:
001.扔掉衣架,气急败坏的时候,让自己“暂停”。
002.拒绝羞辱,孩子做错事,让他感觉好起来,再要“启发式问话”来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做。
003.尝试放弃帮孩子做“她自己能做”的事情。
《正面管教》为更好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