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输入设备在佛家里有六根之说,而眼睛却占到80%以上,足以说明视觉的重要性。我们通常认为的眼见为实是由语言文化所致,只有亲眼所见,自己认证过的事物才是确定的。很多时候眼见为实没有问题,但其中却存在着致命的bug,我们太相信自己,而眼睛本身的缺陷却会欺骗大脑,以至于最后形成我执的观念而不自知。
美妙“事物”的背后
眼睛所能看见的事物其实很少,因为我们的眼睛只能吸收400~760nm之间的可见光,而蜜蜂可以感知到紫外线,狗狗就只能感知到灰色的世界;而青蛙却只能感知到运动的线条状物体,科学家通过用一根小木棍的平行圆周运动成功吸引住了青蛙的眼光。青蛙被科学家骗了,人的眼睛凭什么说就不会被骗呢?电影其实就是拍摄连续的照片,通过快速播放的方式,成功骗过了眼睛,制造出美妙的视觉感受;还有许多视觉实验、创意作品、魔术表演,都在运用某种方式改变我们对真实的感受,因为真实的事物其实很无趣,我们接受不了。真实其实非常枯燥,我们很多时候外出去旅游,但山水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因为网站视频拍摄出的效果不可多得,现实往往会打个对折,另外对景色的美好感受很多时候受语言的限制,无法描绘。
刻板印象的背后
刻板印象往往可以成就一个人,也会耽误一个人。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惯同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出生时脑细胞之间的链接密度,往往造就一类人,也区分出我与“她”,在刻板印象的枷锁中,我们变成了认知分层的人,演化出不同阶级、地位的群体。很多刻板印象只是对自己的,也是对他人的。最无法原谅的错误,是自己不觉得自己错误。认知网络就这样不断强化,到最后绝大多数的人无法脱离认知网、升级关系网。大脑一旦适应过去,突破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
盲人摸象的背后

片面通常是我们认知的常态,而我们却不以为然,以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对他人却无法容忍。我们通常对看不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图片所描述的即是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四个维度,我永远是盲人,但我拒绝做睁眼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