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翻《庄子•逍遥游》,至尾,忽见一句,其言蕴理,其意玄远,读之,甚喜。句云:“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与惠子相辩,惠子举一无用之树“樗”喻庄子之言“大而无用”,庄子不以为意,笑曰:“我若有其树,定载其于旷野之中,悠闲而伴其侧,逍遥而卧其下,此真逍遥,此树因大而无用而免伐,也真逍遥。”庄子闲卧于树下,此谓“无为”,其树大而无用,也谓“无为”,庄子无为而逍遥于树下,其树无为而逍遥于天地间,此真谓“逍遥游”。其树无用否?庄周无用否?因其逍遥而俱有大用矣!
有人曾言:“逍遥于世非我辈凡夫俗子可及也。”逍遥于世难吗?不难,庄子逍遥于树下,从而逍遥于天地间,我们为何不可?何处无树?举目四望,处处皆有树,少的只是如庄子般幽远的意境及闲情逸致罢了。我们亦可花上一两个小时,丢掉烦恼,静坐于树下,或是什么也不想,又或是思考人生……有人会说:“时间如此宝贵,怎么能荒废一两个小时坐在树下?再说,在这喧嚣尘世,何处寻安静之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处于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当今,如庄周般“逍遥乎寝卧于树下”似乎很难,在这攘攘红尘,寻一个安静处也着为不易,但庄周既可逍遥于树下,我们为何不可逍遥于路上,逍遥于家中,逍遥于学习于工作……以逍遥之心态处事,方可处处皆逍遥,物物俱逍遥。也许回首蓦见,路旁的野草野花,也笑的那么灿烂。
忽然特别欣赏那棵“大而无用”的树,这让我有想起来《庄子·山木》中的开篇的那棵树,与其颇为相似,文曰:“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两棵树对于他人是无用的,在他人看来是缺点,但又何尝不是优点呢?正因其不材,方“不夭夭斤斧,物无害者。”而得以终其天年。这何尝不快哉?年少轻狂时,总想出人头地,甚至想改变世界,惧怕平庸,惧怕无为,想着那一天升官发财之何如之何。又想起《儒林外史》中的一句话:“做官怕不是光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这是书中王冕之母临终前嘱咐王冕的一句话,以前很难理解为何古代某些身居高位的人辞官归故里,现在想想,也明白了,无为于世,也有难言的乐趣。
用眼观自在,用心感逍遥。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皆逍遥,逍遥于树下,逍遥于世界中,无处不逍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