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一下自己之前写过的书评:
李靖是个有理想的知识分子,红佛是个纯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他们逃出了洛阳城,想建立起一座新洛阳,那将是他们的乌托邦。
他们两个人却建不了一座城,只能依托于掌权者。
李靖在洛阳城里时,各种抱负不得实现。后来他学会了装逼,从而得以被掌权者委以重任,并最终为掌权者建立起长安城。
虽多处不如李靖所想,但李靖还是想给它起个名字,却因此挨了一刀。此后李靖才算明白,自己并没有逃脱自己原本想逃离的地方。
此刻的李靖没有了理想,也不再是个知识分子,虽然他的知识还在。
若是回顾一生,不难发现,自己的知识成果要么不被赏识,要么就是被运用到了自己所抵制的方向——便民的道具被用于战争与刑罚,想设计一座没城墙的自由的城市的人,却不得不设计起一座能防止像年轻时的自己那样的人逃出的城市。
李靖学会了装傻,所以他安安稳稳的死去了。
红佛一直是个理想主义者,卫公在时她还时常劝说卫公与她一同逃离长安城,那个禁锢了他们理想的地方。
卫公死后她只能求死以逃离这里了。
她本可偷偷死了,可她偏要去求皇上赐死,所以她就不能安安稳稳的死了,只求得个不得好死。
至于为什么不偷偷地自杀而去求皇上赐死?红佛没有说,皇帝与其他人对她此种行为的理解为——沽名钓誉。
红佛自不是那样的人。
在我的理解里,她是为了卫公才去请示殉死的,因为那时卫公写在规章里的。
所以她要踩着卫公制定的规章去死,无论这死法有多难,只要能让她死了就行。
她只求一死,以逃离这个长安。
可受尽折磨后却没死成,这便是不懂得妥协的理想主义者的可悲的宿命吧。
书里的时代背景虽是隋唐,却明显的是在折射近代——红佛李靖所代表的那类人跟着革命家们推翻了旧政权,想建立起了新的政权。
可腐朽的依旧腐朽,如书里的太监和贵妇圈的那些人;不腐朽的慢慢变腐朽,如李靖;不妥协的人,如红佛,连求个不得好死的结局都难。
结合作者所写的王二线(批判的显然是知识分子)我觉得,与其说这本书批判的是知识分子,不如说作者批判的是使知识分子堕落的大环境。
如果说王二线写的是知识分子的堕落,李靖线写的便是知识分子为什么会堕落,红佛线写的便是不愿堕落的人的可悲下场。
所以还是堕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