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完成了和母亲的第一次分离。三岁以后形成自我意识,开始第二次分离。上了学慢慢地短期离开父母,结婚形成第三次分离,也是最终的分离。
正如武志红老师所说:所有的关系都是指向聚集,只有与父母的关系是指向分离。
孩子要学会独立,要想拥有完整的人格,就要学会和父母分离。结了婚尽量不要和父母住在一起。
这里的分离包括距离分离,也包括心理的分离。心里的分离主要是指对父母说【不】。
我们小时候认为父母是天,父母是最大的。但是慢慢长大,我们形成了自己的人格,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们要为自己发声,要对父母说“不”。
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也许我们说“不”的时候,父母会痛苦,会难过,但是这也总比长期压抑自己的需要更好。长期来看,父母只是暂时的痛苦,但是只要你过得好,他们最终也会开心的。
所以,我们要和父母分开,对父母说“不”。
以上是看武志红老师的短视频学到的,真是受益匪浅。
本来我还有一点点犹豫:婆婆在这里我们生活习惯不同,难免会有矛盾产生,但是让她回去,找个保姆毕竟没有她更让我放心,要不就勉强留在这里?
现在我决定,她一定要回去。她最亲密的人是我公公,他们才是一辈子同甘共苦的人,老了可能更亲密了。在这里不仅仅是因为我和她的生活习惯不同导致的矛盾,更多的是她和老公潜在的心理引发的矛盾。
我们结婚了,我老公要和她父母分开。
所以,婆婆必须回去。
为了大家好,我们不能长期住在一起。
同样,我和我父母也是这样的,我们不能长期生活在一起。我爸妈他们俩才是一辈子的“战友”,我不能拆散他们。其实我也拆不散,人家不愿意长期住这里。
所以,长远考虑,我这个小家庭还是需要夫妻两人的用心经营,如此才是幸福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