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

作者: 按头吃香菜 | 来源:发表于2023-05-27 19:23 被阅读0次

半夜看了《河边的错误》,没看懂,然后只能感叹唏嘘!

在“寻根小说”和“现代派”小说并行推进的同时,一种激进的叙事实践初露潮头,这便是以马原的《拉萨河女神》(1984)、《冈底斯的诱惑》(1985)和《西海无帆船》(1985)等小说肇始的“先锋小说”潮流。先锋小说具有实验性,稍晚于他们也被人们看作是先锋小说家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到90年代初,当初被人们看作是先锋的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20世纪末中国的“先锋小说”有着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概念。

广义的先锋小说包括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在新的文学观念烛照下各个流派的新潮作品;狭义的先锋小说亦称新潮小说或“新小说派”,指的是1985年前后崛起的一种特定的文学思潮与创作形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洪峰、孙甘露、苏童、余华、格非等。先锋小说作家高举形式主义大旗,进行了一系列艺术实验,追求语言的充分游戏化,结构的迷宫化和叙述的感受化,认为文学本体的意义只在于文本的生成过程和阅读过程,而不在于所谓的认识意义,从而消解了文学的功利主义传统和“文以载道”教条。先锋作家主张小说的本质在于虚构,小说中呈现出来的“生活”是一种艺术想象和虚构的结晶。主要代表作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洪峰的《极地之侧》、孙甘露的《我是少年酒坛子》、《信使之函》、余华的《现实一种》等。先锋小说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文体形态,进行了语言和文体实验,并在小说的现代化叙事上取得了新的成果。但由于其“先锋性”,缺乏历史和文化的底蕴,又脱离民族的审美心理和需求,因而在轰动一阵后便受到了读者的冷落而消沉了。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一是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反讽等写作策略。

相关文章

  • 先锋小说代表作——苏童的《妻妾成群》

    先锋小说苏童的《妻妾成群》是怎么回事呢?先锋小说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先锋小说苏童的《妻妾成群》是怎么回事呢,下面...

  • 电影《活着》赏析

    ---关于中国小说影视中的悲剧 先锋小说作家余华在90年代推出了长篇小说《活着》,这是一部以先锋精神与中国沉...

  • 微小说征稿启事4.0(长期有效)

    文|易一寒 原创微小说先锋代表,微信公众号:一寒微小说(yiyihanxiaoshuo),现诚意征稿: 投稿须知:...

  • 20世纪末小说四大流派代表作家

    前言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小说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不但受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出现了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而且...

  • 80年代的先锋小说探索,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先锋?就是前卫,个性,敢拼敢闯敢为天下先。所谓先锋小说,通常来讲是文学发展过程中打破传统、超越既定规则进行新...

  • 先锋派小说|甜性涩爱

    飘站在门口磕着瓜子。 那种瓜子长而细,却饱满,像飘一样的身材,上面有三道纵向的白线,俗称“三道眉”。她每磕一颗时,...

  • 关于先锋派小说

    2019年5月8日 学习文学,就应该学习文学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我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小舟...

  • 2020-06-11

    除了马原之外,先锋派小说的代表还有余华、苏童和残雪等人。在这三个人中,余华本身的发展可以说是和先锋文学的发展同时进...

  • 4.11-4.12 (周六 周日) 日记 补 先锋小组讨论总结

    先锋第三小组课堂展示 按着学委分配好的名单,我和李阳、宇珊、黄尧等人被分入第三组讲先锋小说的形式特点。 我想把群内...

  • 何必一定要搞明白

    马原是当代先锋小说家之一,他对小说形式小说写法上的贡献自是不凡。《西海的无帆船》,就是马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锋小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c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