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土壤和停靠的港湾。
生助力量带着“克”的约束,制约力量带着“生”的保护。
人生无常,在接受每一个当下的同时去丰富自己、突破自己,是一切幸福和幸运的开始。
昨天下午遛弯,看到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儿跟着妈妈在楼下玩耍。
妈妈遇到熟人,坐在长凳上聊天。
孩子:“妈妈,你什么时候陪我玩儿?”
“马上,马上。”妈妈心不在焉。
孩子无聊的骑在自行车上等。
先生和我绕着小公园转了一圈回来,妈妈还在和熟人相谈甚欢。
小男孩儿在旁边一直重复的喊着:“快点啊,不是说马上吗……”
妈妈对这个喊叫声有免疫力般的不做回应。
看妈妈始终没有理自己,小男孩儿哇哇大哭起来。
这时候妈妈才恋恋不舍的离开长椅,边和熟人道别,边顺势推了一把还骑在车子上的孩子:“哭啥,没看到我正说话呢?”
看到妈妈生气,孩子一脸的害怕,抽泣着从车子上下来,抱住妈妈的腿,仰起满脸泪痕的脸:“妈妈抱抱。”
“自己没长腿呀,推上车子回家,不玩儿了。”妈妈甩开孩子,扭身往回走。
男孩儿慌张的回身推上小车子,趔趄着跟在妈妈身后。
孩子在难过的时候,寻求父母的拥抱,是一种“乙庚合”的表现,最佳治愈方法就是把孩子揽在怀里,轻轻抚摸,孩子便能得到最大的安全感。
乙庚合的孩子,遇到丙辛合的父母(丙辛合需要空间感,尤其在有情绪时最不喜欢拥抱),稍不注意,会切断情感的链接,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安全感缺失的孩子,晚上不抱着东西睡不着或四肢僵硬,夜里会常做噩梦,甚至有些孩子睡觉时眼睛会是半睁的状态。
安全感的缺失,会让长大后的孩子活得很拧巴,喜欢跟任何人较劲。
上午在小区长椅上看到一对母女。女儿有十来岁的样子,安静的依偎在妈妈身边。
妈妈在用心的取下落在女儿头发上的叶片,轻轻柔柔,满眼的慈爱。
这应当是只有妈妈这个角色可以带出的光芒,连我这个路人都被感染,不由得的面带笑容。
想起昨晚带女儿回学校的路上,等红灯的时候,伸手去拉女儿的手。
女儿乖巧的把左手伸过来,她的手纤细、修长、柔软,紧紧握在手里的那一刻,幸福和满足感溢满心田。
年满十八岁的女儿,将来要上大学,要工作,要努力谱写属于自己的生命篇章,这种可以触摸到的陪伴会越来越少。
我扭头看着女儿:“宝贝,妈妈爱你。”
“妈妈,我也爱你。”女儿冲我甜甜的笑。
温馨幸福的时刻是一家人共同努力,体谅、包容、接纳的结果。
再和谐的亲子关系也可能有矛盾,冲突,只有客观了解彼此,掌握良好的沟通方法,感情也能在不断冲突中升华。
作为父母,要学习如何给予孩子恰如其分爱的滋养,让他们在未来人生路上,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安顿自己。
能享受甜蜜快乐,也能经历艰难困苦;
能保持积极上进、乐观开朗,也能接受消极落寞、悲观失望;
学会选择,懂得放下,更知道生活需要适当的妥协。
爱,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土壤和停靠的港湾。有爱,他们便能够在每一个“当下”接纳任何事件的阴、阳两面。
这样的孩子才是幸运的,一生都可以被父母注入的爱能量滋养、治愈。
作为孩子,如果父母的爱让你倍感压力和无奈,甚至“伤害”,长大后的你,依然可以用生活的点滴成长去疗愈。
“原生家庭”,不是只有“伤痕”,还有浓浓的滋养和深深的爱,接纳那些曾让你不舒服的方式,才能探寻到爱的能量,感受到“印”的给予,才有机会找到本真的自我,学会更好的拥抱生活。
一个人活在爱里,才会越来越好。
不管你是“用童年治愈一生”,还是“用一生治愈童年”,势必经历生活五味。
生活,就是“金、木、水、火、土”的相生和相克,生助力量带着“克”的约束,制约力量带着“生”的保护,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缺一不可。这个过程,就是酸、甜、苦、辣、咸的交织过程,谁都无法免俗。
任何笑容的背后,都有泪水的斑驳;任何成功的喜悦,都有拼搏过的无奈。
人生无常,在接受每一个当下的同时去丰富自己、突破自己,是一切幸福和幸运的开始。
祝所有朋友“六一儿童节快乐”,愿你接纳当下,拥抱生活的美好。
如果,你有成长的需要,随时联系班班加入我们,借助五行规律,寻找生活中的真实和感动。
《五行个人成长训练营》6月10日即将开营,欢迎你的加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