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一年前我参加过一个消费者访谈。
那次访谈让我印象深刻。访谈的对象是一群20岁出头的孩子,我问他们:“你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其中一个孩子答道:“我希望靠自己的本事去环游世界。”
我接着问:“为什么要强调靠自己的本事?”
他说:“环游世界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我知道这需要很多钱。我的父母为了供我上大学已经付出很多,我不忍心再找他们要钱。”
这个孩子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村,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知道他是全村第一个来上海读书的大学生,每年都拿一等奖学金,却还要打三份工供家里的妹妹上学。
然而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他最后说的话:
“我羡慕那些能花父母的钱去环游世界的人,因为我知道我花不起。”
为什么我会突然想到这个事情呢?是因为前两天一个同事告诉我,他以前带过的一个毕业生去环球旅行了。
那个孩子刚从国外留学回来,家境殷实。当初面试的时候我们就担心她不能吃苦,可她自信满满,对这个职位充满热情,我们也就答应让她试试。
没想到才过了一个多月,她就说家里人不让她做了,因为每天回家太晚。可我实在想不通她每天开个宝马来上班,七八点钟下班能有多晚。
我点开她晒满旅行照的朋友圈。此刻她正在享受巴厘岛的日光,配的文字是:
“今天天气真好,怀念加州的阳光。”
.......... 02 ..........
我想起前阵子流行的“巨婴病”这个词。它特指那些已经成年,却还像襁褓中的婴儿一样需要照顾的人。他们生理上早已成熟,可心理上依旧停留在孩童阶段。
前阵子和一帮好友聊天,大家都感慨过去找工作不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会格外珍惜,努力做好。可现在的年轻人不愁时间不愁钱,还有一对特喜欢保驾护航的爹妈,找工作就像儿戏。
我曾经受朋友委托,帮他的侄子推荐工作。可我收到简历的时候却傻了眼:语句不通,描述混乱,连格式排版都是小学生水平。不夸张地说,我们公司实习生写的都比他好。
仔细看他的经历,毕业三年都在家族企业里工作。挂了一个总经理的头衔,却做着行政管理的事情。我稍微打听了一下,果然不出所料:太子爷当腻了,想换换口味而已。
同事听说这事,笑我多此一举:
“人家根本就不差这份工作,只想体验生活而已。”
的确,每天开着法拉利兜风的人,和我们为了生计劳累奔波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世界?
还有那些动不动就说“我不干了”的人,习惯在学校、家庭里受老师和家长的保护,一旦出了社会受一点委屈就气急败坏,撂挑子走人。
可奇怪的是,一转身他们在朋友圈里却卖力地转发着《你要拼命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奋斗才是对自己最好的犒赏》。
精神分裂地简直可怕。
.......... 03 ..........
几年前网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寒门再难出贵子》。作者是银行的一位资深HR。他通过长期深入观察几名新入职大学生的表现和家庭背景,得出一个让人沮丧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结论:很多时候你的命运,在你上一辈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优良的社会资源早就从父辈甚至祖辈那一代就被瓜分殆尽。想要改变命运,难于上青天。
可造成这样的根源是什么呢?
英国BBC 电视台曾经拍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纪录片《56 UP》。导演选择了14位来自不同家庭阶层的孩子,跟踪记录了49年。从7岁拍到56岁,试图探究富人和穷人的差别究竟在哪里。
结果也证实了导演的推测,这一切从他们出生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即使是从7岁开始记录的第一集,就足以让人发现端倪:
富人家的孩子平时读的是《金融时报》,《泰晤士报》,会用拉丁文唱歌,未来的理想是当律师,上剑桥的三一学院;而出生在贫民区的孩子却没这样宽阔的眼界,觉得能当一个赛马手就兴奋不已。
许多观众觉得家庭背景和金钱财富的悬殊造成了这些孩子不同的命运,可后来导演一语道破天机:这是因为教育。
富人有能力,也有意愿花大量的金钱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从小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老师,学习最前沿的知识。这个观念一代代沿袭下来,财富积累只不过是表象和结果。而穷人,连生计都是问题,能上学就已经知足,哪管得了教育水平如何,如此反复成了恶性循环。就像马太效应一样,弱者越弱,强者越强。
教育从小塑造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对他未来一生行为的指引;而金钱从小塑造的是一个人的消费观,是“我要用爱马仕偏不用宝格丽”的区别。
价值观能够影响消费观,但消费观不能塑造价值观。很多人本末倒置,却不自知。
.......... 04 ..........
Boy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叫《炫耀性消费已经结束,现在都是无形消费》,作者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位教授。文章很长,但核心观点只有一个:
如今在美国,富人不再会通过各种“高端”消费(比如买奢侈品)来彰显自己的财力。相反,精英阶层们开始通过购买教育,医疗保险,服务等把钱都花在无形消费上。
文中通过大量研究对比发现,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之间女士服装的价格只上升了6%,而大学学费上升了80%。上得起大学和上不起大学的变成两类人。换句话说,优质教育成了富人的特权。
知识开始变得值钱起来,但这个“值钱”不仅是用知识创造财富,而是用财富购买知识。知识变成昂贵的谈资,成为一种通行于高端社交网络中的“文化货币”,它比名牌鞋包更值钱。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通过知识来构建通往上层阶级的通道正变得越来越宽,并且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比如当你参加一个行业酒会的时候,和人聊天能够聊到《经济学人》或《彭博商业周刊》上的一篇文章和观点,你就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同类的人自然也会识别到这种信号,从而让你加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关系网:
这种关系网能够通向更高的工作机会,更广阔的事业平台以及掌握了关键资源的联系人。
我身边就有不少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完成人生事业三级跳的普通人。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懂得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思想和谈资,善于在专业领域不断深耕,用“知识”来构筑自己的竞争壁垒。然后再运用适当的社交技能,拓展自己的人脉边界,创造财富。
同时,“知识”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你来自什么家庭就对你另眼相看;相反,它只对用心学习,细心思考,专心实践的人敞开怀抱。
而那些依然热衷于炫耀性消费的人,那些花着上一辈的财富享乐人生的人,本来他们有着大好条件,来和普通人拉开巨大差距。可他们忽略了这一点,过于舒适的环境反而麻痹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可这样的人生都逃不过一个终极问题:
有一天父母年迈,无力再为你继续创造财富时,你怎么办?
我曾拿着这个问题去询问那些从小衣食无忧,被家庭保护得很好的人。可大多数都哑口无言,或者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近几年来国民整体购买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带来了消费升级。奢侈品等高端消费正变得越来越大众化,一件LV的包工作一两年都能攒得出来;大宗消费品的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像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汽车厂商开始不断推出价格更低的入门级车型;海外旅游也逐渐成为每个年轻人对自己一年一度辛勤工作的犒赏......
这些过去的“炫耀性消费”逐渐变成了“大众性消费”,而且在不久的未来会越来越普遍。可在中国的知识教育还没有变得像欧美那样昂贵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愿意投入时间和金钱,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
关于这一点,我过去的文章谈过不少,但没有强调这么做的意义所在。今天特地拿出来讲,如果你把时间拉长十年二十年来看,那些花着父母的钱去环游世界的人,真的没有什么好羡慕的。
相反,这正是你我奋起直追的机会。
共勉。
更多校招攻略,关注:OfferBar
进入小程序,体验线上笔试,一键投递30家知名企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