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恶吞噬社会良知

小恶吞噬社会良知

作者: 韵儿吉祥 | 来源:发表于2023-05-09 16:41 被阅读0次

五一假期,国人在疫情期间憋着的出游意愿井喷式爆发,大家都怀着快乐度假的美好愿望出行,却总有人被别人的小恶行为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前几天的“横店插队”事件后,网上又爆出一女孩遭遇“高铁打人”事件。起因是女孩后座三个大人带着的两个小孩不停地用脚蹬着她的座位,让她不得安宁,便回头对孩子说那样不礼貌,让家长管一下。这样的话语却让家长很生气,开始骂,女孩回骂,女家长最后举手打了女孩一巴掌,女孩见男家长举起手中的瓶子也要打,便还击。最后引来乘警,也没有办法把吵闹的两方平息,旁边的东北大哥实在看不过去,帮女孩出头指出家长的不对。出乎意料的是,家长或许在江油有公安系统的关系,竟然报警。最后女孩和那家人在派出所做笔录,第二次又被传唤,从晚上去8点到凌晨3点多,整整8h,女孩拒不接受对方调解请求,只要求对对方的惩罚。最后派出所调解不成,判为互殴,女孩被罚200元,对方罚500元,女孩准备提请行政复议。

曾几何时,我们不敢再去扶倒地的老人,我们不敢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我们不敢在公共场所让别人掐掉燃烧的香烟,不敢制止影响到我们自己的各种不良的行为……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对这些小恶容忍退让。扶老人,结果被讹诈无处申诉,最后好心却付出金钱代价;见义勇为,被坏人围殴,身心受伤;让被人在公共场合不要抽烟,原本是正当的权力却反被抽烟者辱骂……

大家都在说,世风日下,人心凉薄,这都是因为我们的法律对这些小恶没有很大的惩处力度,如果你讹诈,反罚你三倍的费用,你偷东西,被指证后坐上十年牢,你在公共场合抽烟,罚你劳动教养两年……这样加重小恶的惩处,让这些作恶的人不敢作恶,是不是也会让社会更和谐呢?

相关文章

  • 「心学」致良知

    致良知=听从内心的声音 致良知的步骤: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致良知

  • 王阳明的“良知说”

    冯友兰在文章《关于真善美》剖析了王阳明的“良知说”,其中提到“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谓致知即是致良知...

  • 个人良知与归属感

    良知的定义 系统排列里的良知有三个层次,分别称为 个人良知、集体良知、灵性良知。 {灵性良知,祂没有“善”与“恶”...

  • 人性的贪婪是吞噬社会良知的病毒

    今天关于那两户的谈判有了最新的消息,居然主动邀约和主动退步,从85W降到了60W,算是一个小惊喜,但不是一个...

  • 《谁在我家》共读第八天

    良知的定义:系统排列里的良知有三个层次,分别称为个人良知、集体良知、灵性良知。{灵性良知,祂没有“善”与“恶”,或...

  • 规范言行,不忘初心,理想与现实等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 示例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明代中期,王阳明在地方任官时曾经...

  • 致良知

    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差距

    善与恶之间只差一个机会。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一段历史。 社会成长的经验教会人们不再苛求良知的效用,而是通过堵住行恶...

  • 2018-12-12《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读后感

    王阳明先生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即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 《传习录》作业第二十八天---四句教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恶吞噬社会良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gr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