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
父亲的朋友在乡下买了一大片田,塑了一个八十平方米的玻璃房子外加两百平的葡萄园。我去看了几次,心生艳羡。
屋子冬暖夏凉,出门便是山水,耳闻莺歌虫鸣,颇有世外高人的风范。
居中其间,就能明白当年东坡先生所言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整个人人都飘飘欲仙起来。
大家都开玩笑地说,这就算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最高境界了。
过了一阵子,别人又在酒桌上说起这事,那位前辈竟然忙不迭地倒起苦水来:
『哎,也不就那样吗。以前房东留下来的葡萄藤都蔫儿了,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花草也伺弄不活;每周末开车回去一趟,房子都是空置着的,风吹雨淋玻璃都花了,看出去雾蒙蒙的一片。』
『原本想在远离喧嚣的地方让那孩子在大自然里成长,结果,周围的孩子都和她融不到一块去,女儿还是爱她带来的游戏和漫画,并不觉得这样自在的生活有多开心,反而成天嚷嚷着没有wifi。』
『是不是选错了呢?』他搔着头问我们。
| 二 |
现在想想,其实生活在什么时候都没有错,只是我们常常把某一种生活想得太好了。
少年的时候总觉得好的生活就在不远处,只要勇猛地披荆斩棘,度过关山重重,马上就能得见。
小时候不喜欢读书,父母就对我们说:考上大学就好了。而真正到了大学,很多人都开始迷茫『难道这就是我苦读多年,所追求的生活吗?』
原来金榜题名只是帮你过滤掉了一小批人,该战斗的生活还是得战斗——甚至不能说是『过滤』,因为那一小批的人中间,如果你稍不努力,他们依然可能成为你的老板。
就算战战兢兢、磕磕碰碰,终于摸爬滚打到了职场也是一样。我们中间的大部分人,没有曲筱绡的命,空有着一颗想要成为安迪的心,却长着小蚯蚓的脑袋,只能活成在想象的生活中亦步亦趋的樊胜美。
前段时间,一部叫《小森林》的日剧火了。戏里的日本乡村,宁静安谧,近似阿宝色的森林里透着点点萤火。女主角缓缓行于田垄之上,勾起了无数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
但我看到了一条画风截然不同的电影评论:
『如果女主角每天都像这样扛着锄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什么手上会没有老茧?』
是啊,倘若你执意要收获乡村盛景,且不谈内心是否丰盈,都还必须有一双扛锄头的手,和一双常下地的脚。
这就是你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付出的代价。
| 三 |
别神化任何一种生活,将他想象得独一无二。但这并不是自暴自弃的觉得,无论在哪里生活都一样,大可浑浑噩噩的过完这一生。
你羡慕看似一掷千金的自媒体人,就着手写作投稿,不必抱怨风光背后有多少深夜赶稿的不容易。
你羡慕时间自由的创业人,又辞职下海去做,不必倾诉睡在办公室里的苦和发不出工资的尴尬。
世界上本没有什么最好的生活,企及了你曾经想要的状态,或者退而求其次能够在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路上,就已经是『最好的生活』。
你不是为了活成一个童话存在的,头上的星光和脚下的泥土一起,筑成一个活生生的你。
只要你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它就是好的生活。
| 四 |
前一阵子正好听说婺源的油菜花开了,我就拽着朋友千里迢迢地去了油菜花田,结果被咬成一条都是花斑的腊肠,一路上奇痒难忍。
其实油菜花真的没有那么好看,我们到的时候,它们不知道是怎么了,打蔫儿着、垂头丧气着,好似在故意气我们『你们想得倒是美,好呗,我偏偏要丑给你看』。
可是那一天我们真的挺开心的。到达了曾经想过的远方,即使它没有想象中的好,我们也心生欢喜。
这欢喜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欢喜得是自己说走就走的勇气,欢喜的是一路上识人无数,欢喜的是我终于可以大声地反驳别人『那个地方根本没有这么好!』
小时候读过一篇童话。
一只小青蛙看远处的凹凼闪闪发光,于是越过了千难万险到达彼岸,却发现那只是霞光披上的金衣,近处一看,还是个破破烂烂的臭水沟子。
因为遥远,所以『另一种生活』总是璀璨闪亮着。
而我不想要摘遥远的星星,只想要尘世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