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印章”。公章是公司的代表,具有法律和权力责任,是公司行使权利的见证。公章多用于合同签订、文书证明等具有法律性质及意义的材料,是公司意思表示外化的标识。同样,公章的管理亦是公司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企业法人凭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可以刻制公章。
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张某拿着一张《承诺书》前来律所咨询,该《承诺书》为手写,大小为A4纸剪裁后的一半,上面书写内容为,XX有限责任公司尚欠张某工资 、经济补偿等各类款项XX万元,且于本承诺书出具后一个月内付清。并且该《承诺书》落款亦有公司公章盖章。张某说,该公司至今未支付《承诺书》中答应支付的款项,且已超期,其希望通过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进行维权。如果真如张某所说,事实为真、公章为真,且公司未支付相关费用,那么公司败诉的可能性极高。因此,为了快速、高效维护张某的权益,经过张某的授权,向该公司发送律师函,要求公司兑现承诺。
一周后,公司发回函件称,该《承诺书》内容为伪造,存在两处疑点:一是该A4纸进过裁剪;二是该《承诺书》为手写而非打印,但是上面的公章确实是公司公章。经过公司调查了解才发现,该公司之前曾在公示栏张贴告示,告知员工公司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并且为了体现正规化的操作,还在纸张的落款处加盖了公章。然而不久之后,该告示却不翼而飞。公司称,现在才知道是被张某偷走并且在留白处自行书写伪造成《承诺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13747/35382ec910a770c8.jpg)
在此提醒公司,在使用公章过程中,务必规范、合理,并且具有盖章的文书中,尽量避免过多的留白处,以防万一。否则,不规范的使用、滥用公章等情形,将会给公司带来不利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赔款,甚至破产。
在公章使用和管理方面,很多公司在公章管理方面存在众多漏洞与缺失。建议大家:(1)提高对公章重要性认识,建立健全印章管理制度。(2)控制印章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3)一旦发现公章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或纠纷,应及时寻求补救,咨询法律专业人士,将损失降至最低。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13747/ee06914e6ec2b94d.jpg)
另一方面,也要提醒大家,伪造印章将会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亦有相关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完善的公章管理制度及严密的公章使用操作规程,可以有效的预防因空白合同、授权文书等问题造成的表见代理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公章私用而给公司带来的法律风险。
本文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