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164】
这些年林林总总的书我也读了一些,总体上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是:绝大多数书到最后根本没记住多少,即使按最乐观的估计,我猜也不会超过三成,除此之外的,就像是天空中掠过的飞鸟一样,开始时印象还很清楚,后来只剩下一点影子,最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切回复到原来的样子。
这情形曾一度让我感到不安,如果书里的内容到头来终究会被遗忘,那当初又何必要投入大把的时间精力去读呢?花了那么多精力在阅读上,几年后(甚至更短的时间)的结果是除了书名什么都想不起来,那阅读的意义何在?也许是我个人读书的目的还没有完全脱离“功利心”吧,但我真的怀疑世上到底有没有完全不含“功利心”的事情存在。至少对我而言,多多少少还是希望看过的书能在人生中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那为什么那么多书看完之后却总是记不住呢?我觉得可能有这几个原因:首先,人本来就是“善于遗忘”的物种,在生物演化过程中我们被“设定”成不被允许记住太多跟生存无关的大量其他信息,否则能量消耗太高,大脑也根本应付不过来,我们只对跟生存紧密相关的东西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其次,就是看的本来就是本烂书,也没什么营养,这就跟吃快餐一样,你怎么能指望从中吸取到多少养分呢;还有一种情况,书倒是好书,只不过自己的阅读方法有问题,没能提炼出全书的精髓,所以也导致最后所获寥寥无几。其实遇到一本好书就像意外碰到一位志趣相投的新朋友,至于彼此之间能擦出多少火花,往往真的是要看缘分的。
既然读完一本书这么容易就忘得一干二净了,那到底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稍微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呢?我自己试着简单总结了几条。
前面已经说过,“遗忘”是一定的,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那么多“非必要信息”,虽然你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刻意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并学习相关记忆技巧,但这毕竟不是大多数读者的选择。既然如此,我们就只能在“怎么选”和“怎么看”上下功夫了。
选书的时候最好要有一套“自己的标准”,比如“明确需求”、“跟随兴趣”、“牛人推荐”等等。所谓“明确需求”是指选书之前心里就要有底,是要读“虚构类”作品还是“非虚构类”作品?是用于实用学习的,还是仅仅当作娱乐消遣的?“跟随兴趣”就不用说了,没兴趣的估计你也不会去看,除非是实在没事可做的时候;“牛人推荐”就是选定一些你的“认知体系”中的大牛人,然后刻意关注他们都赏识和推荐过哪些书,然后顺着这条线索,再看“牛人眼中的牛人”又推荐过哪些书……只要你“识人”的眼光够好,这倒不失为一条选书的捷径。
个人认为选书时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只选好书”,这听起来很像废话,但却是很有必要坚持到底的一条标准。世上的书籍千千万万,但真正有巨大价值的永远是极少数,这道理就跟人一样,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精品”永远少之又少。书海无涯,生命有限,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把生命廉价地浪费在那些文字垃圾上。
至于“阅读方式”,根据我的个人经验,第一就是“放慢速度”。既然已经选到了值得一读的好书,就没必要刻意求快了,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和“吸收”,所以“理解速度快”才是最重要的,不过这玩意儿不经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几乎是不太可能练出来的。
第二是“要做笔记”。“好记心不如烂笔头”,朴素的文字却反映了阅读的至理,不管是“摘录原文”还是“写眉批旁批”,写下来的东西才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而且便于事后查阅。
第三是“写书评/读后感”。“读”和“写”本就是一体,一本书读完了,写一篇自己的领悟和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就把新学的东西“嫁接”到你原来的“知识体系”上面了,并最终与它们合而为一。只有能写得清楚明白了,才说明这书是真的已经读懂读透了,否则,就应该返回去再读原文,查漏补缺。
第四,如果读完之后发现没搞明白的地方还比较多,那就应该重读一遍。一本好书连续读上几遍,在读者中其实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第五,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最好要找机会温习那些自己写过的“读书笔记”和“书评/读后感”,温故而知新,同时再加深一遍印象。应对“遗忘”,最简单并且最好的办法永远是足够次数的“重复”。
这些都是我个人一些小小的阅读经验,写下来跟所有爱读书的人一起分享,愿我们都能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阅读之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