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家庭篇亲子教育教育
教育孩子没有目标?这样的家长该醒醒了,这是对孩子未来的不负责!

教育孩子没有目标?这样的家长该醒醒了,这是对孩子未来的不负责!

作者: 赋能教育观 | 来源:发表于2020-04-26 23:26 被阅读0次

文||军号先生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庭把教育孩子等同于养一只宠物,给吃给喝带着玩,就是不懂如何帮助孩子训练大脑。等孩子上学了,学习不好了,不听话了,开始叛逆了,才意识:这孩子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最后还要把责任迁罪于基因、迁罪于他人、迁罪于社会。

实际上,孩子为什么成为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不是昨天我们做了什么,而是三年以前我们做了什么,五年以前我们做了什么,十年以前我们做了什么?孩子现在的样子,一定跟父母当初的想法和认识有关!

这就牵涉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停留在表面上的结论,都是对孩子未来不负责的表现。

1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教育孩子的目标总会在现行社会的社会角色中找到。

如果,你去问那些有了孩子的人,你教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可能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我希望他将来能自食其力",或者"我希望他做一个诚实的人",又或者"我希望他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将来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 ……

实际上这些回答,都没有回答出教育孩子的目标。因为这些回答,只是对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目标描述,并不完全,不足以表述孩子未来的状态。

每一个孩子,未来一定会成为社会角色的一员,这是必然的。

我们用以终为始的原则来看,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简单说,就是你想教育出一个什么阶层的人!

对于社会阶层,我们可以这样划分:

社会阶层划分

被社会救助层、普通底层(一般农民、职员)、中间阶层(企业中层、政府公职人员)、中产精英(上市公司高管、企业主、专家人才等)、顶层(政府领导、上市公司老板、行业带头人、科学家等)。

相对于教育孩子的目标,我们就可以这样定义:成人,成为普通人,成为专业人才,成为专家型人才,成为行业领头人。

可以说,这就是教育孩子的目标等级。下面,我们做一个简要介绍:

第一个级别:成人,就是活着,可能是家庭供养,或者是享受社会救济,只要能活下来,父母的任务就完成了。

第二个级别:成为普通人,就是可以在社会上找到一份能维持生活的工作,靠出卖时间和体力换取收入,对超出个人认知的事物,没兴趣,没能力。

第三个级别:成为专业人才:就是培养孩子一项在社会中产生商业价值的技能,比如设计师、工程师、会计师等等。

第四个级别:成为专家型人才:就是让孩子成为某一个行业里前10%的人。

第五个级别:成为领头人:这个阶层一般来说,不仅仅需要家庭教育了,还需要机遇、个人天赋等偶然性因素。

我们用这样的目标级别,来理解家庭教育的目标,有一个好处,我们可以根据家庭、孩子、时代等环境因素,给教育设定一个连续的目标体系,从面保证孩子未来的最低状态和结果。

这样的话,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就可以不再有"如果不怎么样,就会怎么怎么样"的想法了,孩子的选择会变的更多!家长呢,也可不再那么容易焦虑了。

越早确定目标,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蒙着眼睛拉磨的驴,永远不会走出原地转圈的宿命!

2    人们总是受外在目标的诱导,而忽视孩子内在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内在能力才是外在表现的基石。

作为父母需要知道一个规律,人们在社会上获得这些身份和目标,其实都是内在能力的外在体现,没有内在的成长和积累,教育的目标永远无法实现。

人们永远赚不到个人认知之外的钱,即使是靠运气赚到了钱,也会用实力把它们亏掉!

对于教育的目标同样如此,即使有些家庭资源比较牛,给孩子铺垫了一条通往目标的路,但是如果内在的能力不够,一个黑天鹅事件,就会出现"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的状态。

这次疫情背后,不知道多少人破产!现实正在告诉我们:内在的认知能力才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实在、最靠谱的东西。

说起内在能力,大家可能更多会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来描述,实际上,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内在能力的目标是什么?

我给你答案就是:自洽、他洽、续洽!

自洽就是:能够接受自己,有充足的自信,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面临的绝大部分问题和困难。内心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平衡。

他洽就是: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能有效地与他人或组织合作,具备良好的社会互动关系。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人类的情绪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社会的信息刺激,而情绪是影响自洽状态的关键因素。

续洽就是:有正确的时间观,能批判性地接受过去,充满希望的规划未来,扎扎实实的做好当下。

有一种英雄主义叫做"看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依然热爱生活。"

我为什么会建议你,把"三洽"作为教育孩子的能力目标,因为,这是幸福人生的底层能力!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幸福,但是,在现实的压力、胁迫、迷惑之下,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才能给孩子幸福,甚至以为给他们留下财富就可以,或者逼着他们上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就可以,再或者帮他们找一个所谓的好工作。

实际上,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如果内在的能力目标实现不了,你给他再多的东西,他的人生也不会幸福。

3    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最需要做的其实不仅仅是怎么教育孩子,还有怎么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现在的家庭教育,其实都已经被"高考"绑架了。如果我说分数不重要什么的,估计立刻会被飞来的板砖拍死在沙滩上!

不过呢,高考确实已经把我们的家庭教育带偏了。

现在的高考是把所有的学生放在一个框里,然后按照清华、北大的标准要求所有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合格,永远达不到这个标准要求。所以,现在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打击着学生的自信和家长的情绪,破坏了每个人内在的成长力量。

在这种机制之下,其实是有一个既定假设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要求每个人都学一样的课程,达到一样的目标,然后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思考是错误的,人本来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需要给孩子不一样的目标。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可按照教育目标的五个级别,给孩子做一个定位。同时,根据孩子的天赋能力再确定具体的行业和方向。

这样的话,孩子的未来是一个清晰的、有具体指向的目标。而且,我们在确定目标的时候,是可以有保底目标的。孩子发展的好,会进入更高的阶层,发展不好,还可以有下一阶层保底。

《易经》上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意思是说,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可能达到低等水平。 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现在的父母普遍焦虑的原因在于,他们心里是这样想的:如果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孩子的未来就完了!

其实,任何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总会进入一个阶层,进入一个行业,进入一个圈子,这是社会的必然,只是进入到哪里是不确定的而已。

所以,对于教育孩子,就跟填报高考志愿一样,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基本情况,跟他一起选择一个赛道,然后在这个赛道里再确定第一、第二、第三目标。

第一目标是我们努力奋斗的,第二目标是我们力争获得的,第三目标是意外之后保底的。

我想,当父母心中有了这样的一个教育目标和规划,不管对于父母,还是对于孩子,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父母的焦虑感也会大大的降低。

最后,我想说,人生是有多种可能的,但是我们只能选择一个,那你还等什么呢?

作者:军号先生,一个硕士退役军官,典型的唯物主义理工男,只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孩子没有目标?这样的家长该醒醒了,这是对孩子未来的不负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os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