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打卡胡因梦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

打卡胡因梦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

作者: 璇Mariam | 来源:发表于2020-07-15 08:12 被阅读0次

    第一章  动荡的时代,苦难的父母

    『』沉默寡言、不擅言辞却又善感的他一旦被迫做抉择,或是必须以沟通的形式了断一份难解的情感,他往往一走了之什么交代也没有。

    『』母亲的性格中有很高的掌控倾向,加上童年的不安全感,令她对物质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

    『』灵光的强弱取决于心量的大小,而心量的大小又和精神修为有关,执意练功之人心量反倒不见得宽广。

    『』襁褓中的我全盘依赖着母亲的悉心照料,那份被需要的感觉一定令她觉得十分安全与满足。

    『』孩子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惊人的辩识力早就俱足了,人类错综复杂的情绪和情感他们都能直觉地扑捉到。

    『』我与她日后的对立就源自于开放与恐惧、自由与限制这两种无法相融的力量。

    『』孤独是我从小必须面对的另一种生命情境。我热爱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与温暖,总希望宴席是永远不散的。

    『』我性子很急,脾气又大,知觉过度敏感的后果往往是承受力不够。

    『』母亲不断地在我面前诉说对父亲的负面评断,不但没达到她想要的效果,反倒造成了我情绪上的反弹以及对现实人生的鄙视。

    『』“你们应该创造一个自由无惧的环境让孩子在其中成长。”(克里希那穆提《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然而在所有浮面的差异之下,潜藏的却是人性共通的恐惧、挣扎、渴望、失望、哀伤、逃避、自怜与嫉恨……

    『』小时候我是父母之间的夹心饼,起先时母亲在我身边叨念父亲的自卑与无能,长大一点换成父亲在我面前数落母亲的拜金与现实。父亲一向是我的荣耀以及我同情的对象,母亲的强势与批评使得我一面倒地倾向于他。

    『』爸爸的哀号勾起了我心底最深的无助与同情,我含着眼泪束手无策地低头看着他吐了一脸盆的酒菜。生活在一个欠缺沟通的家庭里,孩子只能窥见问题的一角,父母深埋的渴望、孤寂、幽怨与愤恨如同一座冰封千年的活火山,不知哪一天会爆发。

    『』音乐一直是我的狂喜与至乐。音乐的能量是属灵的,它勾起了我最深的表达欲望,而这些欲望通常是透过舞蹈的形式展现的。

    『』我们理想中的异性特质其实是对自己的阳性面向的期许——我期许自己是酷的、游刃有余的、任何危机都能处理的,然而我真实的状态却是脆弱易感的、犹豫不决的、危机来了想要逃跑的。


    第二章    生命中的庇护所

    『』我没有意识到十二年的独生女经验以及反常的家庭背景,令我不知道如何与一群同年龄都有强烈自我的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如同儿时一样,我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联结,相较之下自我的表现欲远不及那份渴望来得强烈。

    『』我后来发现只要自己的气血循环好,自然就会有喜悦的幽默感,那时人与人之间的界分变得非常薄弱,情感或情绪能量的交流是自然通畅无阻的。也许是先天的神经系统特别过敏,也许是成长历程比较艰辛,要我完全放松并不是易事。

    『』从其中你可以清楚地嗅到中国人对安全感的渴望。未知对中国人的吸引力一直不大,能预料、能掌握的才可以放心地被感动。

    『』每当我的精神感到自由、独立,肉体的活动量大的时候,自然生起欢愉的感觉,吸引人的应该是那股开阔的能量吧。

    『』除了歌唱之外,舞蹈和绘画仍然是我最爱的生命表达形式。抗议民谣纾解了我内心的乌托邦及救赎情怀,舞蹈表达的是我内心的狂喜,绘画则是宁静的冥想过程。

    『』Don有一股哀伤而敏感的诗人气质,被动、寡言之中带着一份自保的警觉性,如果话题投契他会打破被动倾向,展现出高妙的自嘲与幽默。我细腻的感觉终于有了同等细腻的回应,我们从心智的互动逐渐契入于温柔的交颈。

    『』但我内心的自保机制已经产生。那三个月的瓦解令我深感震撼,我暗自思索:人怎么可以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手中,怎么可以连站都站不稳了?这样的缘我宁愿不要。


    第三章  浮华世界,纽约!纽约!

    『』一个人,尤其是女人,若想在众说纷纭的影响下穿透种种的虚荣、投射、幻想与憧憬,充分地活出自我,可不是一朝半夕能达成的,这里面需要太多的诚实以对和勇敢的叛逆。

    『』人的潜意识其实是知道真相的,尽管表面都有个人的期许与幻想,心底深处却隐约地知道什么才是行得通的,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选择。

    『』当初是闭着眼睛进入沙家的,那个景象似乎强烈地隐喻了什么。现在睁着眼睛搬了出来,一切都不需要多做解释了。


    第四章  演员与明星生涯的真相

    『』当一个人无法彻底面对内心的真相时,上瘾症便逐渐形成,我日后的男友不断其实是有心病的。

    『』他的暴跳如雷和言辞中的鄙视令我觉得那锅排骨汤比我的存在重要多了。

    『』他的精神展现使我认清,人的许多暴力行为都是从恐惧、自卑和无力感所发出的“渴爱”呐喊。

    『』多年以来,我发现自己下意识地不断求取知识,而不愿透过禅定的有为法,进入意识扩张的次元。

    『』当人被卷入一场他所不熟悉的危机时,多半有一种生命不是操之在我的感觉,接着很自然就会怨天尤人。

    『』三从四德与忠孝之道是权威的一方编织出来的骗局和陷阱,也是一个不假思索的程式和限制双方成长的禁令。


    第七章  五十三参

    『』我在他的面前就像一名创伤儿童见到了父亲,号啕大哭了十几分钟,那时我才发现自己从小到大压抑了多少的哀伤。蒋波仁波切的悲悯,令你感觉终于有人无条件地接纳你了。

    『』但无为总给人一种不知该如何下手的感受,似乎太过于轻松了,习惯于有所作为的人类很难体会到只是存在的那种心境,而总想抓住些什么,追求些什么,于是能量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耗损。追寻的本身就是在脱离事实的真相,虽然追寻也能带来希望、快感,追寻也能满足小我就有的征服欲,但追寻毕竟投射了时间感和未来的幻觉,故而忽略了当下的真相。

    『』冥想就是当下自发的天真情境,这样的心永远是寂然独立的。寂然独立意味着不受影响、天真、自在与圆满。假如你真的能寂然独立,就能大隐于市,而且永远会做局外人。能够寂然独立,才会有完整的行动及合作的精神,因为爱是完整的。

    『』自由就是一种无限的空间。当空间不够的时候,暴力一定会出现。社会文化的范围过于狭窄,里面毫无自由可言,因为缺乏自由,所以才会失序。

    人心若是没有自由的空间,就会因压抑和不忠于自己的真相而滋生出暴力及失序,而集体的秩序也会跟着瓦解。人类的自我感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社会和宇宙,因此个人就是宇宙。“滔滔的恒河之水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汇聚而成。所以改变人类的重大运动都是从某小我开始的。”(克里希那穆提)

    『』当我们努力在修的时候,心中其实充满着想要变成某种理想状态的欲望,这欲望本身就会令我们原地踏步。

    “分别之心才是不幸和暴力的温床。万事万物都是神圣的,否则就没有一样东西是神圣的”(克里希那穆提)

    『』克氏所说的完整而不破碎的心,指的就是不拣择、不谴责、不判断、不比较、不分别、不诠释的觉察或觉知,亦即纯粹的观照。

    追踪到这里,我们已经发现自我中心或“我”便是所有问题的根源,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我要如何脱落呢?“如何”二字一出现,我们又回到了方法的问题。克氏:“不过人们始终没有领悟到这一点。他们必须把这一切都放下。”这里指的就是放下心中的时间感,只进行每一当下纯粹的观察和聆听。克氏不强调刻意修炼,他指出只有在日常生活自然进行的活动中维持开放而纯粹的看与听,才有可能无为地领悟当下。

    “现在就是当下这一刻,里面尽是一些时间感和思想。思想一旦止息,当下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换言之,当下就是空无,空无就像零这个数字,它包含了所有的数字在内,因此空无就是万有。”

    『』克氏对人类的性欲、贪、嗔、痴、恐惧等自然展现的能量,抱持的仍然是一以贯之的中道,既不排斥,也不压抑,更不耽溺,只是随顺这些能量的示现,佐以纯然的观察或看。


    第八章  生态与环保意识的觉醒

    『』这一连串精彩的摄影杰作呈现出的竟然是人类文明的愚昧和无望。我心底深处的那股莫名的救赎激情再度被点燃。

    『』灵修最难的还是关系的互动,“自我”在关系的对待上具有本能的退缩与自保倾向,只有打破这一堵围墙,心灵才能无限地伸展,无惧地拥抱所有的生命。

    “你们一直在收缩自己的情绪能量,但无论你怎么努力地思想、考量、经验、渴望、开拓和操控,你都无法改善这份收缩的倾向。我们真正的责任是觉醒,超越自我,超越身心的现象,证入身心的自性。”只有无我的观察,才是真正的解脱。(零点位置)

    『』真实的正义之中既没有暴力,也没有怨恨;虚假的正义之中一定有暴力,也有怨恨。救赎者终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的噩梦。


    第十章  闭关与反观内照

    『』我心里暗自决定出关后不再随意替人发功,最重要的是我看见自己在做这件事时容易产生权威欲,这是我最不愿意落入的上一辈人的陷阱。

    『』大休息式的静躺对我比较适合,我总是愈躺愈清醒,打坐久了反而昏沉。通常我喜欢采用耳根圆通的倾听——试着把所有声音都听进去,而不刻意分辨声音的类别及属性,这也是一种无拣择的觉察方式。这段期间我开始有能力洞悉每一个念头的本质而不再被念头欺骗。

    『』我注意到人的能量在饱和状态时内心的冲突很容易就统一了,好像每个念头、每个举动、每份情绪都是妥当的,适切的。那种感受非常自在,有点天上天下为我独尊的味道。

    『』理想主义就是被我们合理化的一种贪念,愈是合理的贪念愈不容易被察觉。当我翻译到此处时,已经清楚地照见自己那股巨大的救赎欲望其实包含着一种英雄主义式的贪欲,一种想要做伟人的企图,还夹杂着未解决未转化的哀伤。我发现这样无情的观照既能带给你发现真相的感动,又会使你坠入什么都抓不着也摸不着的空虚。原来人类向往的终极解脱——空无,竟然也是人类终其一生努力逃避的一种“无所造作”的恐惧情境。这“不执著”三个字被一般人琅琅上口地滥用成一句轻松的口号,孰不知这不执著是生命中多么不可承受之轻啊!

    『』克氏指出,寻找无明的起点是没有必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认清无明只是想获得更多经验的需求罢了,而只有无目的、无拣择的单纯观察才能止息那些永无止境的需求。需求止息了,截然不同的境界才会出现。最后参与者开始探讨宇宙大能的问题,克氏指出这大能无所不在,而且随时都存在的,只因为我们的需求无法停止、念头无法静止,因此接不上这个能源。如果行、住、坐、卧都能安详地观照自己,心中的冲突就会停止;冲突一旦消失,便能随时处在无限的能量中。

    『』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苦难。人类的当务之急就是止息自己的痛苦。如果自己的痛苦不止息,所以理想主义的行为基本上都是一种逃避而已。接下来要参的问题就是:痛苦该如何止息?答案就是你只能回过头来彻底面对它,若是能毫不逃避地面对它如实地观察它,那个念头组成的自我或观察者就会停止活动,然后自我的实存感就会消失,剩下的便只有被我们称为痛苦的那股巨大的能量了。

    『』真正的拙火是在妄念止息之后,由空性升起的大能。

    『』《绝望的本质》,克氏提到基督徒所称的“灵魂的暗夜”或“灵魂的神夜”,也就是当所有的希望和期待都结束时一种极度绝望、极度痛苦而又孤立无援的状态。克氏称这种状态为一种灵修上的境界,似乎人必须跌入谷底方能重生。

    『』空无就是宇宙心,亦即当一个人的心念活动完全止息之后,便逐渐融入于无始无终的宇宙意识,也就是真正的创造力开始运作了;然而这开始又不具有任何时间性。

    『』思考者的心一成不变的话,理性思考也可能变成一种僵化的模式。博姆“人类未组成群居的社会之前和大自然是非常接近的,他们根本不可能过着例行公事的生活。”因为那样的生活没有保障,所以脑子就变得十分活泼机警。换句话说,太有保障的生活反而使人神经衰弱。外在知识和心理上的知识必须做个区分,因为前者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后者却会造成脑子的萎缩。所谓心理上的知识,指的就是成见——对自己的成见以及对各种关系的成见。

    『』“人类一直透过分析、内省及自我要求来治疗自己。我个人从不采取这些方法,因为我把这些方法都否决了。这些方法其实都在促成脑子的萎缩。我们必须随时采取行动,当下就把问题解决。”

    我的头脑完全认同他的观点,也了解渐悟渐修是有害的、容易造成退化与耗损的,只有当下顿悟放弃自我的模式,才能从内在的知识障或成见中解脱出来。


    第十一章    穿越爱的试炼与母丧

    『』当这些夹杂着恐惧和嫉妒的念头在运转时,身体、情绪和心灵都开始紧缩,这份紧缩对我而言就是一种危机。我渴望的是完全放松之后的逍遥自在。自我紧缩便是我们之间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而这也是全人类在解脱上的最大障碍。

    『』人最难的一件事还是出入世之间的均衡发展。

    『』“恐惧不是爱,依赖不是爱,嫉妒不是爱,占有控制不是爱,责任义务不是爱,自叹自怜不是爱,不被人爱的痛苦不是爱。爱不是恨的反面,正如谦卑不是虚荣的反面一样。”

    『』所谓的爱是属于不同次元的一种东西,但若是不知道该如何进入那美妙的源头,又该怎么办呢?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就什么也不要做,不是吗?就是这样,什么都不做,然后你的心就完全寂静了,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这表示你已经不再寻找,不再渴望,不再追求了。自我中心的活动一消失,爱就出现了。

    『』依赖和占有是上瘾症的基本征兆。依赖者希望不断地得到所依赖之人的情感保证,他或她无法面对内心的那股巨大的不安以及怕失去对方的恐惧,故而更加逃避自己,依赖对方。

    『』他的问题就出在过于认真,如果能轻松一点,不把自己看得那么严重,事情也许比较好解决一些。

    『』两性关系的最难的一件事就是“不随境转”。如果解脱意味着不集中焦点于任何一个客体上,那么两性关系的本质就是把火力集中于你所执著的客体上,直到他或她烧焦为止。

    『』我孤零零地站在街头,心底深处突然涌起一股无依无靠的哀伤,我这才意识到这么多年来母亲在我的精神上带来多么大的支撑力量。原来我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独立坚强,原来那坚强只是一种逞强罢了。

    『』菩萨甚深的般若智慧洞悉了苦厄的根源,诸法空相原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如果心中无所求,就能无挂碍,无挂碍则无恐惧,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母亲的逝去令我必须自主面对生命所有的情境,这种无所逃遁的现实感,反而带给我一股强大的力量。

    『』当我不再集中焦点于他身上时,他开始更加不安,我可以感觉他内心所有微细的挣扎,但是我必须无情地让他经验这些挣扎,否则一定又是恶性循环,什么真相也看不到了。


    第十二章    姻缘重演

    『』人们太轻易地把超越是非、善恶、对错的究竟真理拿来合理化自己的试误过程。

    『』我更进一步地体尝到集中焦点的执著与期待之中并没有爱的成分,那只是一种欲求罢了。

    『』心一安静,身体一定放松,本来紧缩在经络上的注意力便开始扩大。当知觉扩大到没有焦点的状态时,就能听进所有的声音,同时也能觉知到自己的呼吸、能量的振动、皮表的跳动以及如同万蚁叮咬般的奇痒。然而你只是平静地觉知着一切现象的变化,而不生起任何想要改善或调整的欲望;换言之,二元对立的自我活动一旦静止,便只剩下了纯粹的觉知。

    我体悟到这个如如不动的本体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没有分别意识的,它只是冷冷地看着变化多端的万象,丝毫不受影响。

    『』当一个原先拥有美貌的人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时,反而有一种卸下沉重负担的松快感。美貌不再是我的负担,却成了旁观者心中的巨石。我的不再完美反而带来了成长的契机,并且放下了肤浅的执著,也使我更能体会人们因理想和标准而造成的压力与紧张。

    『』人只有把自己每一个层面的病治好了之后,才能提升到利他的整全世界观,否则地球将永无止境地陷落在弱肉强食、剥削竞争、自保排外的部落文明中。

    『』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学习方式。这个宇宙有一个隐含的、失序中的秩序,我们一旦学会正确的观察方式和面对的勇气,就能体会老子所说的随波逐流的滋味;然而学习的过程终归是充满着艰辛的。其实所有的伤害都来自于苛求、掌控、高压、不尊重、贬抑、漠视等内心的暴力,而暴力的形成往往只是因为有恐惧以及无法开放地经验人生。童年的我曾经拥有过非常宝贵的品质——诚直、善感与开放,但这个残酷的世界不断地打压这些品质,因而造成了许多伤害。人在面对伤害时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叛逆反抗,有的人默默忍受,两者都会滋长更多的内在暴力。只有学会如如不动地透视和深思,才能免于受伤。

    『』什么才是爱的教育?我所能领悟出的答案是:尊重她,给她试误的自由,给她自己寻找答案的独立性和空间,教给她观察内心活动和关系互动的方法;当她被这个荒谬的世界熏染时,协助她找回清明的自性;当她跟着众人一起颠倒时,协助她从倒立的状态回归正直;当她叛逆时,要为她指出叛逆之中虽然有某些洞见,但毕竟不是完整的认识。

    『』人类的基因之中,动物性、人性和神性本是同时存在的;你必须接纳这个事实,如同你接纳自己一般。


    第十五章    生物能医学

    『』我从痛苦中深深地体尝了众生的苦难,这一份不同思议的同体大悲,促使我疯狂地寻找身心灵的解脱之道;稍有一点收获,便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人分享。不幸的是,我的心比天大,力量却不足。三年的谷底经验,终于让我学会了毫不逃遁地面对分分秒秒存在的磨难;我知道自己的心力已经逐渐茁壮。正当我走出灵魂的暗夜时,逝去的爹娘竟然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们是不是在暗示我:个人的变革就是集体的变革;我的转化和他们的转变是同时发生的?


    第十六章    恩宠与勇气

    『』如果我们能安静、耐心而专注地聆听别人的生命经验,就能逐渐领会众生一体的奥义;开放而无惧的分享则是打破自我防卫机制的途径。

    『』只要心理上不抗拒,生理的现象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我发现从三年的谷底经验走出来之后,更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人一旦放下面子的执著,集体的制约也就差不多解脱了。

    『』一整个下午我都处在思维活动止息的状态,心中没有任何辩识、批评、抉择、认同或好恶反应,一切只是如如不动地发生着。我吃着吃着,突然万念俱寂,心中失去了任何想要取悦或参与的欲望,但眼前每个人内心的不安、匮乏、挣扎和想要获得肯定的需求,我都能觉知、同理与接纳。自我的活动一旦止息下来,剩下的便只有在觉知的广角镜中不断生灭的人声和影像了。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毫无疑惑的了悟:这就是平等心了!接着一股无法遏止的同情排山倒海地涌现,一屋子的人眼睁睁地看着我涔涔泪下了十几分钟。

    『』人只有学会以不抗拒、不拣择的平等心面对人生各种考验,方能活出自在、解脱与不可思议的同体大悲。

    『』探索身心灵的奥秘只有靠自己的实证经验,但实证经验如果缺少了客观的体验系统,如何能辨别真伪与虚实?威尔伯的解答非常中肯:“我们其实和科学家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追求实证,并且相信自己的经验,因为那是我们唯一拥有的工具;否则就会落入恶性循环。除了相信自己的经验、相信宇宙不会欺骗我们之外,就别无选择了。除了跟随它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

    『』黑格尔曾经说过:你无法质疑知觉,因为你唯一拥有的工具便是知觉。

    『』你和一切有知觉的生命真的是一体的。你的生命并不是整体存在的一部分,从某种层面来看你就是整个宇宙。

    『』传统的宗教组织传递了一个非常错误的讯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才是神圣。真相是,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即使从事利他的工作,骨子里也可能只是把权利欲或其他渴望包装成神圣济世的外貌;这样的人只能剥削他人而不可能带来任何提升。所以克氏一再提醒:你就是这个世界;如果每个人对于身心的认识能清楚一点,这个世界就能进一步地觉醒一些。个人的解脱之道即是利他的菩萨道;自、他根本是不二的。

    『』人心是本自具足究竟圆满的,但是文明与文化的扭曲发展,却在人们的心田中种下了四分五裂的理想、教条、禁令、意见和种种的观念;人性中的暴力与异化倾向,就是由这些被视为正常的自我制约所孕育成的。

    『』回溯自己四十六年的人生,要是没有那一点先天的叛逆性和质疑探索的勇气,可能早已在父母的心病和众人肤浅的褒贬下丧失了健全的神智。

    『』童女的诞生象征着母体的大死;生命最深的意义就在自我的死亡中。

    『』喉咙确实是掌管思维活动的能量中枢。敌意、负面精神状态与退缩倾向,都会引起后颈、颈项和肩部的肌肉紧缩。


    附录二    外在环保与心灵环保

    『』当人类通过发明工具,有能力改善外在世界和控制大自然时,就会产生不断想要变得更好的欲望,这个欲望到今天已经深入我们的潜意识,成为每一个思想底端的重要心态。我们不断想要强化我们的掌控力量,让我们的掌控工具变得更为精良。更重要的,不断想要变得更好的理想主义倾向,在我们内心深处建立起时时刻刻对自己不满的基调,这个基调又会造成内心的暴力。

    『』我们以为我们惧怕的是外在的天灾人祸,是生命的不可掌控与无常,但事实上我们真正不能掌控的是自己。每一个念头都不简单,其底端都有一些从小到大养成的某种观念、概念,或者是由过往经验留下的一些回忆,它们驱使我们产生很多无法控制的念头。

    『』恐惧跟人的焦虑有关。比丘尼佩玛•丘卓指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根本焦虑,人对死亡的自觉意识让人感到自己是孤独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是一个孤岛,我这个孤岛是有界分的,你是你,我是我。肉体里的小我怕自己受到伤害,这种自保机制就会让我们时时刻刻觉得不安全,我们似乎需要时时刻刻得到别人的认同、赞同和共鸣,内在的焦虑不安才能得到纾解。这种内在焦虑让我们没有办法安静,它让人产生一种欲望,就是逃避自己。

    『』克里希那穆提说,人类整个文明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一场自我逃避的活动。虽然乏味和无聊是我们存在的本质,但人类奋力挣扎,不想让自己活在这个本质里,就制造出一些五颜六色的文化,以逃脱对无聊的焦虑。然而,我们制造的娱乐越多,离自己也就越远。

    为什么不能安详地面对自己的身心,为什么不能把欲求放下,只是非常单纯地存在着。单纯地存在到底有什么威胁?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做的就是这个事情。他坐在菩提树下探究自己的内在活动,他把意识活动像电影镜头那样一格一格分解来看,看得很清楚,于是了解到人心有一个自保机制,就是想法设法不让自我“空”掉。

    全世界的人都在逃避“空”,因为当我们的心“空”了,当我们的意识活动“空”下来,处于一种寂然的存在状态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我面临着非常大的威胁。每个人都有一个“我”,可是没有多少人真正彻底地检验过这个“我”到底是什么。然而当我们把外在活动停下来,审视自己,就会发现自我原来是由一层一层的认同,跟一层一层的意识形态包裹而成的,当中并没有一个实质性的东西。

    『』安全感这个东西也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一件事是我们可以掌控的。而当我们放下对安全感的欲望,能够彻底活在不抓取的状态,我们就立刻安全了,因为抓取本身正是不安全感的缘由。不抓取,也即禅宗里无有规则的境界。

    『』当人人都能将觉察在每一个当下维持住,淋漓尽致地发挥它的作用,时刻不丧失对自己身体的觉察,对内心念头的觉察,以及对周围人事物的真相的觉察,我们就能开始觉醒。

    『』当我们每个人都开始向内探索,这个地球的生态和环境就会变好,因为人开始变得仁慈,变得敏感,变得可以感知,并且开始采取行动。


    附录三    生命的不可思议

    『』当一个人在深层的存在体制上发生失衡现象,他的人际关系不可能是和谐的,因为人际关系的和谐性完全取决于我们跟身体相处得是否愉快。当你安安静静地沉淀下来跟你的身体亲密共处的时候,你就发现我们是透过身体在经验这个世界。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是这个宇宙里最奇妙的回路系统,按照瑜伽的说法,我们体内总共有七万两千条经络。

    『』人体是这个地球上最奇妙的发电厂,它可以发出几乎跟核爆一样的能量,只是我们大部分人不了解自己具有这样无限的潜能。人体内部的确有一个奥妙的精微次元,我们是透过身体这个能量体在跟世界共处,它的品质决定了我们跟世界共处的品质,也就是说,它是通畅还是堵塞的,它里面有没有郁结很多东西,都影响着我们与世界的沟通。而能量体里面可能郁结的东西当中,最重要就是情绪能量。

    当我们学会自我压抑之后,我们就开始用父母灌输进来的是非对错概念,以及羞耻感、罪恶感,建构出一个不断监督自己的超我。这时候,超我跟本能需求之间就形成一个二元对立性,在我们内心当中造成矛盾、冲突以及压抑的习惯,强行将经络系统里面的一些负面情绪能量给打压下来。而这些负面情绪能量多半积压在我们中脉七轮的下面三个脉轮里,也就是海底轮、脐轮,以及太阳神经从丛。当这些部位的情绪能量发生郁结以后,我们的心轮-一掌管爱的能量中枢,以及喉轮、眉间轮、顶轮这些重要的能量中枢,也即身体里七万两千条经络应当回归的能量中枢,就没有办法畅通无阻。我们透过这样一个阻塞的能量体跟外界互动,就会造成莫名的不安全感以及自我保护的需要,或者在跟人接触时会有一种想保持距离的需要,又者是没有办法打开心扉跟最亲密的伴侣做畅然无阻的情感和情绪交流。我们总会有保留、有所克制或有所压抑,好像总不能全盘地信赖我们的亲密伴侣,把自己最脆的那一面以及认为自己最不能见人的一面给他(她)看。我们似乎总是有逞强的倾向、好胜的倾向,或是要在伴侣面前证实我们自己才是对的。是没有问题的,是不应该被批判的,是应该被全盘接纳的等等这些反应。

    『』当我们有这些现象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在一个亲密关系里面获得深层的满足。因为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亲子关系,或者任何一个重要的关系,我们都希望能够跟对方有畅然无阻的能量交流。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我们就会怅然若失,我们心灵的空洞就没有办法被填满,我们就觉得需要再去寻找更爱我们的人,对我们更坦诚的人,更温暖、更能支持我们的人。于是我们就会产生遐想,对现有的关系不满意,然后去发展外遇或者是其他的关系。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与自己的身体之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没有与它建立起一个好的关系。

    『』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遭遇,面临的一切挑战与灾难,其根本的缘由在于自身先天带来的惯性模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明白自己的惯性模式是什么,基本上就没有办法在命运的轨道上自己做主,我们永远都是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当别人爱我们一点,给我们一点温暖和支持的时候,我们就有内心的满足感和一种甜美的幸福感;而当我们重视的对象不给我们支持和温暖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失落、幻灭、沮丧、抑郁等反应。当我们获得金钱、名利、地位,我们就有正向的成就感;可是如果我们在事业上表现不如意,就会有失落的感觉,但是我们不明白,这所有的挑战其实都源自于我们的习性。所以人世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和探索自己的习性,发展出深刻的自知之明,然后透过认识自己来不断转化习气,让自己的这些惯性模式能够从负向转成正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卡胡因梦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ov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