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02-21

2022-02-21

作者: 润泽凡 | 来源:发表于2022-06-17 08:16 被阅读0次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只要做一件事情的动机和欲望越强烈,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动机越强,效率就越高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动机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激发和维持行动,并将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驱动力。

也就是说,有了做某件事的动机,实际上就有了激发和维持做这件事的动力。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

如果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就会驱动人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此时就产生了动机。

另外动机是需要目标来引导的,目标能引导个人行为的方向,并且为个人的努力提供原动力。

一个人有了目标,他就可以把外界的诱因转换成内部的需要。

于是目标和需要都共同推动人的进步,这能给人提供更大的动力。

例如,儿时孩子需要父母的关爱,于是产生需要爱的动机。

孩子们还会产生简单的目标,比如让妈妈关注我,这就是孩子的需要和目标。

他们会通过行动来获得爱,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直接、简单的方式就是大声哭。

当孩子大声哭的时候,父母会赶过来查看情况,可能会把孩子抱起来哄一哄。

这个时候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抚,爱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

关于动机和效率的关系:

心理学中有一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提出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任务难度较简单的时候,随着动机的提高,工作效率也会上升;

而当任务难度增加的时候,动机的最佳水平也会逐渐下降。

例如当你大扫除的时候,你越想早点完成就会越快地扫地、拖地,这种简单的任务只要你想做好做快,那么就很容易提高效率;

而当你在进行大量的复杂的运算的时候,你越想快点完成,就越容易粗心大意,一旦算错了,就得重新再来。

并且该定律还提出中等强度的动机是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的。

这个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一味地追求成绩,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就好像是墨菲定律里“越担心一件事情发生,这件事情就越会发生”一样。

如果运动员上场之前想的是一定要拿第一名,那么他可能会由于太紧张、太焦虑在比赛中出现低级的失误。

现在很多职业的俱乐部还有国家队都会配备心理教练员。

他们的工作就是让运动员能够把心理包袱卸下,放松心态,轻装上阵,发挥出最佳水平。

另外在过于疲劳的状态中,即使提高动机,效率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明显提高。

可能还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得不偿失。

总之,并不是动机越强,行为的效率就越高。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能够让我们更加懂得动机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减少不必要的努力,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02-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ti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