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太史公自序》有感

读《太史公自序》有感

作者: biancazhou | 来源:发表于2023-02-15 14:11 被阅读0次

上午花了整整两个多小时读完了65页《史记》之《太史公自序》,沉浸式阅读,非常受益。读书跟听课还是不一样的,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效果才好,读书、读原著更加重要。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课程,很多学者教授也确实讲地很好,但我总有一种感觉,如果不是像大学那样,平时有测验,最后有考试,听的这些课程时间长就忘了。但是读书不一样,沉浸式的阅读,哪怕具体字句不记得了,但那个体验和感受,以及跨越时空体察作者流淌在文字中的思绪的感觉是在的。

家族的传统、父亲的嘱托、个人的责任感促使司马迁写成了这部著作,但这还远远不够,尽管有这样的背景与学识(年少时就已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一路顺风顺水,可谓学二代,写出一部优秀的史书指日可待。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支撑他活下来的是他史官家族的责任,是完成父亲遗愿的孝心,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的嘱托。真正的勇士不光是为了事业壮烈去死,也包括为了完成某件事业而卑贱地活着。李陵之祸摧残了司马迁的肉体,但没摧毁他这个人,正是这样悲剧性的人生才成就了司马迁能潜到生命底层,重新审视历史,才成就了今天我面前的这部《史记》。《史记》告诉了我们,炎黄子孙是怎么走过来的,也告诉我们该如何生活在当下,还告诉我们怎样走向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

  •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节抄(一)

    1、《太史公自序》,全书总结 《太史公自序传》,七十传记之终章 2、《太史公自序》之题,总结全书且总结史迁自身...

  • 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继承父亲的遗愿编写《史记》,因李陵之祸惨遭宫刑,身心备受打击,但深思后,忍辱负重完成了这项伟大的使命。 在本...

  • 读史记·我愿逆流而上,找寻他的方向

    今天来到太史公自序,不再走马观花,而是细细探究太史公写史记的初衷。 自序开始,太史公先讲了司马家族的历史,而且一下...

  •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记》-《太史公自序》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

  • 史记《太史公自序》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後,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

  • 史记.太史公自序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

  • 责任

    拜读《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恰在五四,有感怀于先烈,故作此,抒己见,期来者。 童子问于师曰:“责任者,为何?”夫子曰...

  • 国君的死法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写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读《...

  • 《史记精读》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 该篇为《史记》七十列传最后一篇,亦是《史记》全书最后一篇。所谓“自序”,一是自道身世与撰述缘由,一...

  •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太史公自序》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tu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