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放了个长假,终于有时间好好地反省一下。每次放空下来,才真的能够对一些基础的概念进行剖析。倒不是说一定要有一个结论,而是如果我们不清楚一个概念的性质,就无法充分地理解和信任它。
不管是盖楼的时候我们先了解建材,还是在招聘的时候我们先了解员工,都是先对拟采用的要素作性质的探究,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反而是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想要用新概念解决问题,却经常忘了探究概念本身的性质。
知识,作为一个几乎人人都知道点儿的名词,却也是最容易被略过的。「连这都需要问?」如果你问别人知识是什么,可能会觉得奇怪,但仔细想想还真的挺难回答的。
一般来讲,知识是我们的行为指南、问题的对策、判断的标准或生活中必要的实践方法,它与我们或多或少、直接间接的都会有关系。所以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人特别喜欢收集知识。
无论是把课程收藏到自己的待学清单,还是把网页加入到稍后即读,又或者是在读书软件中摘抄一段话出来,都只是一种收集而已。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收集就是他和这个知识点的最后一次遇见了。
如果我们说,知识来源于对本质的追求,来自于对「它是什么」、「它为什么」的思索,很少有人会反对。因为我们能够明确的知识中,几乎找不出反例来。
事实上,我们所相信的「找到知识」和「验证知识」的方法论本身也是知识,这些方法论决定了我们知识的边界。比如说,迪卡尔在《方法论》中提出了寻求真理的四项基本原则,它事实上成为了很多人或组织构建知识的方法论:
- 价值判断:确立思考态度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真正地接受它。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地判断和先入为主的观念,除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心中、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之外,不要多放任何东西到我的判断之中。
- 分析:问题细分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划分成若干个部分,以便于一一妥善解决。
- 解决:分步处理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就连那些本身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必须要给它们设定一个顺序。
- 验证:彻底检查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确保没有遗漏。
虽然它符合逻辑原则,因此可以被广泛地接受。但它并不能成为唯一的知识构建方法,是因为它有三个重要的隐含假设,一旦讲出来我们就不信了:
- 知识可以被「放入框架」,需要它通过语言、表情、文字或其它形式显性化,但未必是所有被当作是知识的都可以这么呈现;
- 知识可以被「一致理解」,就是你所表达的知识对于他人而言,是可以产生完全一致的理解的;
- 知识可以被「衍生和溯源」,也就是说所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被逻辑所显化,并形成确定的依赖链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