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以下要点,本文算了解大半
- 个人管理分为注意力管理,项目管理和技能管理。
- 布谷布谷通过五大工具:番茄钟、任务看板、任务清单、技能卡片、数据回顾,进行个人管理。
- 布谷布谷将技能能力作为整体目标,规划-执行-调整,不断关注自我能力提升。
斜杠青年的个人管理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样一个称呼:斜杠青年,指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只是完成一份工作,而是拥有多个斜杠职业、身份。
个人管理这个概念就被提上了议程。 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是多线程的,多方面的。 需要多线程的任务管理工具支持,防止这些事情像放在包里的耳机线那样,打结撞车。 来自多方面的任务又向斜杠青年提出了更多样的能力和更精进的技能要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ffecb222f09b5af9.png)
虽然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是斜杠青年,但或多或少都会面临这样的个人管理需求。布谷布谷App能像瑞士军刀一般,巧妙的拆解个人管理需求。
什么是个人管理
个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个人本身,区别于时间管理和事务安排,更看重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强调长期的个人发展培养,以形成更高的效能。
个体所需要管理的简单来说有技能、项目和时间。这三样元素组成了如下图的房子的结构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62afcbb013cbaba9.jpg)
地面上的楼层:项目并行堆叠,是我们平时可见的任务日常,形成累积的产出;
地表下的桩柱:技能垂直支撑,是我们隐性的能力,支持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工作。
随着我们投入时间的增加,经验楼层会越来越高,能力桩柱会越来深,也会更丰富。
需要注意的是投入时间的质量,也与整个楼房的牢固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需要更专注,才能形成更好的效能提升,不然就成了“豆腐渣工程”。
透过这个简单的个人管理模型,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高质量时间的投入,项目经验与个人能力,将相应地获得提升。繁复的项目和整体的能力规划,光靠自己的记忆来驱动是显然不够的,我们需要通过专业的工具来进行拆解、追踪和管理。
布谷布谷的五个工具
布谷布谷如何通过各种工具来实现个人管理呢?
我们上面提到了三个个人管理的要素:技能、项目、注意力。 布谷布谷通过五种工具,对这三个维度进行管理。
技能
技能卡
技能卡,是布谷布谷最特别地方。它具象地将一万小时定律的进度,呈现给我们看。通过我们日常的时间投入,可以看到我们的技能发展的累积时长。
例如,如果近期有健身的目标,可以在App里建一个「健身」的技能卡。布谷布谷提供了许多常见的技能icon,一目了然看到技能卡对应的能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38eeca7241360245.jpg)
项目
任务清单
任务清单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工具,添加自定义的清单,并添加任务,设定任务的优先级,设任务的到期日,并与清单捆绑。
同时每个任务都可以与技能卡相关联,譬如办公室的5分钟拉伸、夜跑、健身房训练等任务,它们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清单中,不过都可以对应到「健身」的技能卡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4c7116dcfc696f83.jpg)
任务看板
任务看板同样用来管理项目,与优先度与到期日关联,我们可以快捷地了解到:今日任务、优先级任务、未分类任务,以及当月的"任务与日期"的安排情况。
展现的是接下来需要着手去做的任务以及未来可预见的任务分配情况。为了获得更好的任务看板体验,需要在任务清单环节尽可能详细的做好任务的设置。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5f7ff11ec3b35645.jpg)
注意力
番茄钟
番茄钟的背后是番茄工作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使用番茄工作法,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或更长,专注工作,中途不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进入5分钟的休息,周而复始。 从而实现高专注度的时间利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5bdcaaced906e038.jpg)
区别于常规的番茄钟,布谷布谷的番茄钟自定义程度相当的高,可以选择多样的时间长短。同时为了提升专注度还配合了白噪音的背景声,和沉浸模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fe2690a7bfd4ff1d.jpg)
数据统计
回顾最近几天或一个月中,技能培养、项目任务的时间占比情况,对下一阶段的个人管理做出新的判断和规划。 例如注意力时间是不是与自己希望提高的任务相匹配。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1158d2c791d49953.jpg)
从工具,获取工具思维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些功能用2、3个工具类App就能做到,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布谷布谷很不一样,它将这些功能串联在一起就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它将个人管理涉及的元素集合到一处,并通过工作流实现了数据层面的打通,将我们的成果数据可视化,方便后续个人管理中作出调整。
理解起来有些晦涩,那我们以一个示例来更好地理解布谷布谷App的工作流。
根据我自己的个人管理,在此做了个简化的结构,这一步大家可以用纸笔来完成。如果不是很清楚自己接下来需要提升什么能力,那我们可以由上至下来填写。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34349cea502afcb5.jpg)
日常生活与工作是最基础的任务清单,少数派的写作是我的斜杠的一部分,阅读是持续需要进行的。接着我们针对上面的项目,思考这些项目中需要的能力,在此延展开四个对应的能力需求。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需要在App中添加的是4个技能卡片,与4个任务清单。
我们在技能卡片页面,添加4个技能卡片,并为它们各自设置好对应的icon和颜色,使他们一目了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648f2ad516849509.jpg)
接下来针对4个项目清单,展开接下来需要完成的任务,根据不同的任务,与4张技能卡片对应挂钩,同时我们设置好任务对应的时间节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6a014f56e7c4c42a.jpg)
以上我们完成了技能卡片与任务的设置,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任务的执行。在执行任务时,使用番茄钟已经做过介绍,就不再赘述。
一段时间的任务执行之后,在个人页面中打开数据统计,进行进度回顾。可以看到这一阶段中,PPT与健身是主要投入时间的能力,其次是写作与设计。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2e362b26dc1ab741.jpg)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根据客观需要,进行任务的配置,并且我们更倾向于那些我们容易提升的能力,忽视那些相对难一些的。久而久之可能会出现「木桶效应」,能力不能均衡发展,形成能力短板。在回顾数据后,在下一个环节中,有倾向性地增加任务和投入时间,来提升写作能力与设计能力。
以上的例子之后,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布谷布谷的工作流:规划、执行、调整。形成了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在回顾后能够再调整推动下一轮的任务安排。这样一款工具App的作用,是远大于一个普通的打勾清单或者番茄钟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565/ad5f97d16189c2db.jpg)
谷布谷作为一款个人管理工具,其实提供了我们一种个人管理的思路,将技能能力作为整体目标,在平时项目的累积中,不断关注提升自我能力,长期地将项目于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发展。
总结
如果你也是一个斜杠青年,或者也想成为生活中的多面手,不妨尝试一下这款清新简洁的App,不仅是将任务和能力安排妥当,也能够培养在这个工具之外,形成潜移默化的工具思维,来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