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注】天宝十三载,垍贬卢溪郡司马,旋召还,迁太常卿。题云赠翰林张学士,则在未贬司马前。诗云“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意是天宝九载自河南归时作。是时未献赋,故诗不及之。梁权道编在十四载,非。旧唐书·张说传:二子均、垍,皆能文。唐会要:玄宗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入居翰林供奉,别旨制诏书敕,犹或分在集贤。开元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改称学士,别建学士院,俾专内命。太常少卿张垍、起居舍人刘光谦等,首居之,而集贤所掌,由是罢息。
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
赋诗拾翠殿,佐酒望云亭。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
内颁金带赤,恩与荔枝青。无复随高凤,空余泣聚萤。
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傥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
(一)
翰林逼华盖[一],鲸力破沧溟[二]。
天上张公子[三],宫中汉客星[四]。
九曲奔流笔记:
首联对起,阐述张垍( jì )位高权重,出句正面描写,对句用比喻。二联以张放、张骞作比张垍,俱姓张,地位高,功劳大。
原书释义:
首叙翰林张垍。逼华盖,其位高。破沧溟,其势大。宰相之子,故云公子垍。尚公主,故比客星。
[一]唐会要:翰林院在银台门内,麟德殿西厢重廊之后,学士院在翰林院之南,别户东向。晋书·天文志:“大帝上九星曰华盖,所以蔽覆大帝之座也,盖下九星曰杠,盖之柄也。”蔡邕传:“拥华盖而奉皇极。”洙曰:逼,言密迩帝座。
[二]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突兀孤游。”吴都赋:“徽鲸背中于群犗。”注:“徽鲸,鱼之有力者。赵曰:破,如宗悫所云“乘风破浪”之破。谢朓笺:“沧溟未运,波臣自荡。”
[三]汉书:成帝时童谣曰:“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帝每微行出,常与张放俱,称富平侯家,故曰张公子。
[四]蜀志:出师表:宫中府中,皆为一体。后汉书:光武与严光共卧,太史奏:客星犯帝座,甚急。宗懔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一女织,一丈夫牵牛饮河,织女取支机石与骞而还。庾肩吾江州诗“汉使俱为客,星槎共逐流”。虞茂赋昆明池织女石诗“船疑海槎渡,珠似客星来”。徐陵诗“张星旧在天河上,山来张姓本连天”,俱用此事。【张远注】此乃切张姓而用,旧引严光,与此不切。今按:公赠太常卿张垍诗“能事闻重译,嘉谟及远黎”,盖尝奉使于外,故有“宫中汉客星”句耳。旧唐书:垍尚宁亲公主,玄宗特加恩宠,许于禁中置内宅,侍为文章。
(二)
赋诗拾翠殿[一],佐酒望云亭[二]。
紫诰仍兼绾[三],黄麻似六经[四]。
内颁金带赤[五],恩与荔枝青[六]。
九曲奔流笔记:
第二部分写张垍的学士之职责和皇上之恩宠。首联通过“赋诗”、“佐酒”两个场景进行细节勾勒,突出他的才华及地位。二联写学士的日常工作,紫诰、黄麻,代字。三联写受到的恩宠。
原书释义:
次叙才华宠遇。赋诗二句,居禁地也。紫诰二句,优文翰也。内分二句,多恩眷也。
[一]魏文帝诗:“赋诗以写怀。”两京新记:大福殿,在麟德殿北。拾翠殿,在大福殿东南。
[二]汉·高帝本纪:上置酒沛宫,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应劭曰:“助行酒。”长安志:大福殿、拾翠殿、西内延嘉殿西北有景福台,台西有望云亭。
[三]王洙注紫诰,谓以紫泥封诰。黄麻,谓写诰词于黄麻纸上。陇右记:武都紫水有泥,其色紫而粘,用贡封玺书,故诏诰有紫泥之美。西京杂记:汉以武都紫泥为玺室,加绿绨其上。
[四]唐会要:中书以黄、白二麻为纶命重、轻之辩。开元三年十月,始用黄麻纸写诏。上元三年二月,制敕并用黄麻纸。李肇翰林志:故事,中书舍人专掌诏诰。开元间,始置学士,大事直出中禁,不由两省。凡制用白麻纸,诏用白藤纸,书用黄麻纸。东都赋:“按六经而校德。”鹤注制诰本集贤学士领之,今翰林学士得分掌,故云兼绾。写诰词于黄麻,训词谨严如六经。薛苍舒曰:自别置学士院以专掌内命,其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凡充其职者无定员,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班矣。内宴则居宰相之下、一品之上。
[五]唐书:绯为四品服,浅绯为五品服,并金带,但銙数别。
[六]朱注唐书:贵妃嗜生荔枝,明皇置驿传送。尚主,宅在禁中,得与此赐,所谓“恩与荔枝青”也。海录碎事载,戎州出绿荔枝,肉熟而皮犹绿。曾子固荔枝状云:江家绿,出福州。又色红而有青斑者,名虎皮,亦出福州。荔枝青殆即此类乎。旧注引杨文公谈苑“荔枝金带”乃是宋制,且与上句复出。李肇国史补:张均兄弟俱在翰林,以尚主,独赐珍玩,以夸于均。均曰:“此乃妇翁与女婿,固非天子赐学士也。”
(三)
无复随高凤[一],空余泣聚萤[二]。
此生任春草[三],垂老独漂萍[四]。
傥忆山阳会[五],悲歌在一听[六]。
九曲奔流笔记:
第三部分自叙。首联“高凤”指张垍,“聚萤”指自己。二联进一步描写自己的现状。这两联流水,但对仗都不是很工。尾联“山阳会”用典,希望张垍能提点自己。
原书释义:
末乃自叙,结出赠诗意。不能随凤高鶱,依然聚萤励志耳。春草,叹卑微。漂萍,伤流落。山阳会,望其念旧。听悲歌,讽其汲引。此章四句起,下二段各六句。
[一]诗:“凤凰鸣矣,于彼高冈。”颜延之秋胡诗:“椅梧倾高凤。”
[二]晋书: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以练囊盛数十萤火,照书读。颜氏家训:“古人勤学,照雪聚萤。”
[三]梁元帝诗:“既看春草歇。”
[四]蔡邕房桢碑:“享年垂老。”鲍令晖诗:“流漂萍无根。”
[五]魏氏春秋:嵇康寓居河内山阳,与王戎、向秀同游。秀后经康山阳旧居,作思旧赋。
[六]史记·项羽纪:“悲歌慷慨。”韩非子:“一听而公会。”
网友评论